时间: 2025-04-23 14:5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59:01
西江月
作者: 周密 〔宋代〕
波影暖浮玉甃,柳阴深锁金铺。
湘桃花褪燕调雏。又是一番春暮。
碧柱情深凤怨,云屏梦浅莺呼。
绣窗人倦冷熏炉。帘影摇花亭午。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象和深深的情感。波光在阳光下暖暖地照耀着如玉的石阶,柳树的阴影深深锁住了金色的铺面。湘桃花已经凋落,燕子也不再鸣叫,春天又要结束了。碧色的柱子上充满了情意,仿佛凤求凰的怨恨;云屏的梦境也变得浅薄,黄莺的叫声显得寂寞。绣窗前的人感到疲倦,冷香的熏炉也显得冷清。帘子影摇曳,花影在午后的亭子里轻轻摆动。
作者介绍:周密,字允升,号觉翁,宋代诗人、词人和画家,生活在南宋时期,曾任官职,对文学、绘画均有较高造诣,作品多元化。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反映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西江月》是一首柔美而富有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即将逝去的惆怅感。开篇两句用“波影”和“柳阴”构造出一个温暖而宁静的画面,仿佛让人感受到春日的温暖。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湘桃花褪”和“燕调雏”的意象,表现了春天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令人倍感惋惜。
紧接着,诗人用“碧柱情深凤怨”来表达内心的情感深邃,仿佛在诉说着爱情中的苦涩与怨恨,而“云屏梦浅莺呼”则暗示了梦境的虚幻与现实的孤独。最后两句“绣窗人倦冷熏炉,帘影摇花亭午”将场景拉回到室内,透出一种倦意和孤寂,营造出一种春日午后特有的慵懒和寂寞。
整首诗通过清新细腻的意象和富有情感的描绘,让人深切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短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春天的美丽与时间的流逝,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美景的留恋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湘桃”主要指的是?
填空题:诗中“绣窗人倦冷熏炉”中的“倦”指的是____。
判断题:诗中的“碧柱情深凤怨”主要表达了春天的美好。(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