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23: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23:32
栖禅寺口月明时,
欲系扁舟限柳丝。
岂是薄情离别易,
亏人折尽路头枝。
在栖禅寺口,月光明亮的时候,
我想把小船系在那柳丝上。
难道是因为薄情,离别就容易吗?
只怪人折尽了路边的枝条。
本诗中的“栖禅寺”与西湖的自然景观相结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其对离别的感慨。月明之夜,诗人面对优美的自然景象,心中却充满了离愁,似乎在感叹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脆弱。
何绛(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字子贞,号惭愧。何绛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山水田园的景色,表达个人情感与人生态度。
《西湖后曲》系列诗作多为何绛游历西湖时创作,反映了他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离愁的深思。
《西湖后曲 其二》通过描绘月明时分栖禅寺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沉重感受。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景,月光洒在湖面上,诗人正打算将小舟系在柳树旁,然而这种宁静却因即将离别而显得格外沉重。
“岂是薄情离别易”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离别并不是因为薄情,而是因为情感的深厚让离别变得难以承受。最后一句“亏人折尽路头枝”则再次回归到自然的意象中,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和易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优美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离别的无奈与哀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惋惜,表现出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地点是哪个?
a) 西湖
b) 颐和园
c) 栖禅寺
d) 杭州
诗人想把小舟系在哪里?
a) 橡树上
b) 柳丝上
c) 岸边
d) 水中
诗中提到的“薄情”是指什么?
a) 离别容易
b) 情感深厚
c) 自然美景
d) 友情
答案:
《静夜思》与《西湖后曲 其二》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离别的愁苦,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孤独,而后者则更注重于人与自然的情感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