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湖十咏为李载章题 其二 平湖秋月》

时间: 2025-05-04 05:54:53

诗句

风静片云消,寒波浸凉月。

疑有夜吟人,推篷落枫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54:53

原文展示

风静片云消,寒波浸凉月。
疑有夜吟人,推篷落枫叶。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湖面宁静,片片云彩渐渐消散,寒冷的波浪映照着皎洁的月光。仿佛有夜间的吟唱者,轻轻推开篷帐,满地的枫叶随之飘落。

注释

  • 风静:风平浪静,形容环境宁静。
  • 片云消:指散落的白云消失,象征晴朗的天气。
  • 寒波:冷冷的波浪,表现出秋天的凉意。
  • :浸润,沾染。
  • 疑有:似乎有。
  • 夜吟人:指在夜间吟唱的人,可能是诗人或文人。
  • 推篷:推开帐篷,意指打开一个空间来享受夜景。
  • 落枫叶:枫叶飘落,象征秋天的到来,营造出凄凉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宁,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作以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平湖秋月》创作于西湖秋季,表达了作者在宁静的湖面上观月赏景的情景,透过自然景观反映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诗歌鉴赏

《平湖秋月》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展现了西湖秋天的美丽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诗的开头“风静片云消”给人以宁静的感觉,仿佛一切都在瞬间凝固,湖面如镜,映照着月光。接着“寒波浸凉月”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寒意,波光粼粼下的月亮也显得格外清冷。最后两句“疑有夜吟人,推篷落枫叶”则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似乎在这个静谧的夜晚,诗人或文人正在吟咏,感叹枫叶的飘落,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富有情感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静片云消”:描绘了西湖的宁静,给人一种安详的感觉。
  • “寒波浸凉月”:寒冷的湖水映照着明亮的月光,传达出一种清冷的秋意。
  • “疑有夜吟人”:营造出一种意境,似乎在夜晚有诗人在吟唱。
  • “推篷落枫叶”: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变化,也有人的情感流露。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寒波”比喻月光的清冷。
  • 拟人:将自然景象拟人化,暗示有吟唱者在夜晚。
  • 对仗:前两句与后两句在结构和节奏上相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通过对西湖秋月的描写,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月:象征着宁静与思考,也暗含着人生的短暂。
  • 寒波:代表着秋天的寒冷,营造出冷清的氛围。
  • 枫叶:象征秋天的到来,同时也引发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寒波浸凉月”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温暖的春天
    B. 寒冷的秋天
    C. 炎热的夏天

  2. “疑有夜吟人”中“疑”字的用意是什么? A. 确定
    B. 似乎
    C. 否定

  3. 诗中提到的“落枫叶”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希望
    B. 秋天的凋零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张宁《平湖秋月》与李白《静夜思》:两首诗都描绘了月夜的美景,但张宁更侧重于自然景观的宁静,而李白则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歌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刘山人园 虎丘次清远道士诗韵 秦筝曲 我昔 琼姬墓 秋日江居写怀七首 其五 江上早发 姑苏杂咏 叠韵吴宫词 竹枝歌六首 其四 闻朱将军战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命开头的成语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入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压担子 代马依风 断断休休 梧凤之鸣 西字头的字 臣字旁的字 换兑 清跸传道 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挈的词语有哪些 下比有余 偷声细气 文字旁的字 推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