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8:53
咏史
作者:鲍照 〔南北朝〕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
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
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
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
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这首诗描绘了五都之地的繁华和三川之地的声利,金钱无法买到生死,明经考试才能获得高位。京城的街道上,飞阁高楼鳞次栉比,仕子们佩戴华丽的缨带,游客们则轻松驾驭着马车。明星在早晨还未消散,华丽的车盖已经云集而至。宾客与车马纷纷赶来,鞍马的光辉照亮大地。四季寒暑变换,繁华景象如春日般美丽。然而,君平却感到孤独,身世与社会两相弃绝。
作者介绍:鲍照,字明远,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骈文和古诗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历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豪放,具有较强的个性。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鲍照借咏史之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个人的孤独感,表达了对繁华背后的虚无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咏史》通过对繁华都市与个人命运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诗中描绘的五都、三川等地的繁荣,实际上是对当时政治与经济浮华的讽刺。鲍照通过对名利的冷静观察,揭示了即使在光鲜亮丽的表象下,个人的孤独与无奈依然存在。诗中反复出现的“君平”不仅是对自己身份的呼唤,也是一种对历史的沉思,体现出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感慨。尤其在“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一句中,表达了时光匆匆、繁华易逝的哲理,使整首诗更加耐人寻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繁华背后的孤独与对名利的冷静反思,揭示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明经”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科举考试
C. 一种饮食
D. 一种药材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五都”象征着__与权力。
判断题:诗歌的主题是对名利的追求。(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咏史》的诗意与背后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