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史》

时间: 2025-05-02 05:58:53

诗句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

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

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

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

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8:53

原文展示:

咏史
作者:鲍照 〔南北朝〕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
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
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
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
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
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五都之地的繁华和三川之地的声利,金钱无法买到生死,明经考试才能获得高位。京城的街道上,飞阁高楼鳞次栉比,仕子们佩戴华丽的缨带,游客们则轻松驾驭着马车。明星在早晨还未消散,华丽的车盖已经云集而至。宾客与车马纷纷赶来,鞍马的光辉照亮大地。四季寒暑变换,繁华景象如春日般美丽。然而,君平却感到孤独,身世与社会两相弃绝。

注释:

  • 五都:指当时的五个重要城市,象征财富与权力。
  • 三川:指水流汇聚之处,意指生意和利益的繁荣。
  • 百金不市死:即使有百金也无法换取生命,强调生命的无价。
  • 明经: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取的高位。
  • 飞甍:形容高耸的楼阁。
  • 彯华缨:华丽的缨绳,象征仕子的荣耀。
  • 轩盖:形容华丽的车盖,象征富贵。
  • 寒暑在一时:四季交替。
  • 君平:指作者自己,暗示孤独的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鲍照,字明远,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骈文和古诗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历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豪放,具有较强的个性。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鲍照借咏史之作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个人的孤独感,表达了对繁华背后的虚无与对自身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咏史》通过对繁华都市与个人命运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诗中描绘的五都、三川等地的繁荣,实际上是对当时政治与经济浮华的讽刺。鲍照通过对名利的冷静观察,揭示了即使在光鲜亮丽的表象下,个人的孤独与无奈依然存在。诗中反复出现的“君平”不仅是对自己身份的呼唤,也是一种对历史的沉思,体现出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与感慨。尤其在“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一句中,表达了时光匆匆、繁华易逝的哲理,使整首诗更加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五都矜财雄,三川养声利。”:描绘五个城市的财富和三条河流所带来的声名与利益。
    • “百金不市死,明经有高位。”:强调金钱无法买到生命,只有通过明经考试才能取得高官。
    • “京城十二衢,飞甍各鳞次。”:形容京城的繁华,街道交错,楼阁高耸。
    • “仕子彯华缨,游客竦轻辔。”:描绘仕子们华丽的外表与游客们的悠闲。
    • “明星晨未晞,轩盖已云至。”:描写清晨的景象,车马熙熙攘攘。
    • “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宾客与马匹的繁忙景象,映照出繁华的地方。
    • “寒暑在一时,繁华及春媚。”:四季交替,繁华的美丽如春天一般。
    • “君平独寂寞,身世两相弃。”:最终回归到个人的孤寂,感慨身世与社会的隔离。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宾御纷飒沓,鞍马光照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繁华比作春天的美丽,表现了时光的流逝。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繁华背后的孤独与对名利的冷静反思,揭示了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意象分析:

  • 富贵:通过“五都”、“明经”等意象,象征名利与权力。
  • 孤独:通过“君平独寂寞”,反映个人的无奈与孤独感。
  • 繁华:通过“飞甍”、“鞍马光照地”描绘出社会的繁荣景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明经”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科举考试
    C. 一种饮食
    D. 一种药材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五都”象征着__与权力。

  3. 判断题:诗歌的主题是对名利的追求。(对/错)

答案

  1. B
  2. 财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同样表达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孤独与无奈。
  • 《将进酒》(李白):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鲍照的《咏史》与李白的《将进酒》均涉及个人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但鲍照更侧重于对历史的冷静观察,而李白则倾向于乐观激昂的情绪表达。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人鲍照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李白与鲍照:两位诗人的命运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咏史》的诗意与背后的历史文化。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又盗弃端砚一首 听蛙方君作八老诗效颦各赋一首内三题余四十 老马一首 旧游 进经筵讲礼记彻章诗 挽李秘监 送月蓬道人南游寄呈阳岩侍读直院侍郎六言三 七十九吟十首 苏李泣别图 熊主簿示梅花十绝诗至梅花已过因观海棠辄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赤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腹围 疋字旁的字 膏腴子弟 现成话 王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包含剥的成语 原情定罪 投闲置散 投殛 英茎 千回万转 言行相诡 修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