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溧阳行台》

时间: 2025-07-26 20:17:42

诗句

百里河山附帝居,明时一统混车书。

故基遗额犹唐旧,土俗民风异汉初。

但使儿童歌有裤,休嗟传舍食无鱼。

几尘落叶纷如许,眼底何人为扫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0:17:42

原文展示:

溧阳行台
作者: 陈墀 〔明代〕

百里河山附帝居,
明时一统混车书。
故基遗额犹唐旧,
土俗民风异汉初。
但使儿童歌有裤,
休嗟传舍食无鱼。
几尘落叶纷如许,
眼底何人为扫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溧阳的山河景色,提到这里曾是帝王的居所。在明代,国家统一,文书出行相当便利。遗留下来的古迹依然可以看到唐代的风貌,而这里的风俗与汉初大相径庭。只要小孩们能唱起有趣的歌谣,就不必抱怨客栈里没有鱼吃。落叶纷纷如同尘埃,眼前又有谁来打扫呢?

注释:

  • 百里河山:指的是溧阳的自然风光,山河壮丽。
  • 附帝居:指溧阳作为历史上重要的政治中心,曾经是帝王居住之地。
  • 混车书:形容当时交通便利,书信往来频繁。
  • 故基遗额:指残留的唐代遗迹和牌匾。
  • 土俗:地方的风俗习惯。
  • 儿童歌有裤:意指儿童能够快乐地歌唱,歌谣有趣。
  • 传舍食无鱼:表达对饮食条件的抱怨。
  • 几尘落叶:形容秋天落叶纷飞,象征时间的流逝。
  • 眼底何人为扫除: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无奈和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墀(约公元1570-1640),明代诗人,字宗懿,号梅溪,出生于江苏溧阳。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家乡的风物为题材,表达对故土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
《溧阳行台》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统一、社会变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家乡的景色与人文,反映了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思考,表达了对乡土的深切情感。

诗歌鉴赏:

《溧阳行台》是一首深具地方色彩的诗作,诗人在字里行间渗透了对故乡的热爱与忧虑。诗的开头以“百里河山附帝居”开篇,立刻将读者引入溧阳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接着提到“明时一统混车书”,展现了明代统一后的繁荣与便利,形成了一种历史的对比。

诗人对故乡的古迹与风俗有着深厚的感情,提到“故基遗额犹唐旧”,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变迁。而“土俗民风异汉初”则揭示了地方文化的独特性,突显了历史的延续与变化。

诗中提到儿童的歌谣,象征着希望与未来,预示着只要有快乐的童声,生活就会充满生机。“休嗟传舍食无鱼”,这一句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苦恼。

最后两句“几尘落叶纷如许,眼底何人为扫除”,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更引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眷恋和对社会现状的敏锐观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百里河山附帝居:描绘溧阳的美丽山河,强调其历史地位。
  2. 明时一统混车书:表明明代的交通与文化交流的繁荣。
  3. 故基遗额犹唐旧:强调古老的文化遗迹,展现历史的延续。
  4. 土俗民风异汉初:反映地方风俗的演变与历史的变迁。
  5. 但使儿童歌有裤:表达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6. 休嗟传舍食无鱼: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不满。
  7. 几尘落叶纷如许:描绘秋天的景象,象征时间的流逝。
  8. 眼底何人为扫除:引发对人事无常的哲理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百里河山”与“明时一统”,形成平衡。
  • 比喻:将落叶比作尘埃,暗示生命的短暂。
  • 排比:描述历史遗迹与地方风俗,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溧阳自然与人文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与对现实的思考,表现了怀古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河山:象征自然美与历史的积淀。
  2. 儿童:代表希望与未来,体现生活的乐趣。
  3. 落叶: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4. :代表生活的富足与不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百里河山”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溧阳
    • B. 北京
    • C. 南京
    • D. 成都
  2. “儿童歌有裤”中的“裤”意指什么?

    • A. 裤子
    • B. 快乐
    • C. 唱歌
    • D. 食物
  3. 诗中提到的“几尘落叶”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秋天的景象
    • B. 生活的繁忙
    • C. 人生的短暂
    •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实的感慨,但《春望》更多表现了战乱带来的苦痛,而《溧阳行台》则更倾向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人陈墀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经与古诗的对比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唐兴寺小松 怀庐岳书斋 雪中别诗友 题江山寺 霁后登唐兴寺水阁 题田翁家 郊居即事投李给事 辞座主侍郎 秋夜晚泊 新栽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刀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要价还价 何事 屏翰 楚腰纤细 两点水的字 成套 休戚是同 如梦方醒 包含郎的成语 亠字旁的字 莲花步步生 烟肆 示字旁的字 四六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