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7: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7:18
如梦令·戏和李易安
作者: 张玉娘 〔宋代〕
门外车驰马骤。
绣阁犹醺春酒。
顿觉翠衾寒,
人在枕边如旧。
知否。知否。
何事黄花俱瘦。
门外的车马急驰而过,
绣阁里仍是春酒醉醺醺。
忽然感到被子寒冷,
身边的人依旧在枕边。
你可知道?你可知道?
为何黄花都变得瘦弱?
作者介绍:张玉娘,宋代女词人,活跃于南宋时期。她的词风细腻,情感丰富,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春日的场景和个人的情感,表现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如梦令》通过描绘春日里的一幅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门外车驰马骤”,描绘了一幅繁忙景象,暗示着外界生活的喧嚣和繁华;而“绣阁犹醺春酒”则转向了内心的宁静与醉意,勾勒出一种矛盾的状态。接下来的“顿觉翠衾寒”,诗人感受到了一种失落和孤独,似乎在与温暖的春日和身旁的人产生了微妙的距离感。
“人在枕边如旧”则将这种情感推向更深的层次,尽管身边有熟悉的人,但内心却感到寒冷,似乎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状的对比。“知否。知否。”的重复,仿佛在向听者寻求理解,带有一种无奈的呼唤;而最后一句“何事黄花俱瘦”则以菊花的枯萎象征着衰老和无常,唤起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情感真挚而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当下孤独感的揭示,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车驰马骤”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翠衾寒”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诗中“知否”是用来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