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4:59
作者: 张玉娘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竹外结枯桐,琅琅生松风。
听来还自惜,坐对烛花红。
在竹林之外,枯桐树的枝干交错,清脆的琴声如松风般飘荡。
听着琴声不禁感到珍惜,坐在烛光下对着盛开的花朵。
此诗虽没有直接的典故,但“枯桐”和“松风”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寓意孤独与清雅。琴声在古代是文人雅士聚会时常见的背景,象征着高雅的情趣与内心的抒发。
作者介绍:
张玉娘,元代女诗人,生活在元代的政治动荡中。她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及内心的细腻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常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听琴》创作于一个安静的夜晚,作者坐于烛边,听着琴声,感受着自然与音乐的和谐。这种情景展现了古代文人对音乐、自然和内心感受的追求。
《听琴》是一首描绘音乐美感的诗作。开头的“竹外结枯桐”,即使是枯死的树木在竹林的映衬下,也显得别有一番情致,暗示了即使在萧条的环境中,音乐仍能带来生机与活力。接着,作者以“琅琅生松风”形容琴声,描绘出声音如松风般清新动人,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在这首诗中,音乐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音乐是作者心灵的一部分,而“听来还自惜”则表明了作者对这份音乐的珍惜与感怀,仿佛在倾诉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最后一句“坐对烛花红”,不仅描绘了温馨的环境,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整首诗情景交融,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与珍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感悟,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测试:
《听琴》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张玉娘
C. 杜甫
诗中“琅琅”形容的是?
A. 竹声
B. 琴声
C. 风声
“坐对烛花红”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冷清
B. 温暖
C. 喧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