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2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23:44
爱双鸣栖凤,趁舞袖,共婆娑。恨叠鼓凝笳,繁弦急管,悲壮何多。金泥小檀花面,尽凄清翻尽雪儿歌。幄殿悄闻私语,铜龙冷籁秋波。明妆高烛洗金荷。心赏重经过。听一曲流连,珠帘画栋,几度斜河。红云岛,仙音部,说新声得意掩云和。看取长安日近,春风摇荡鸣珂。
这首词表达了对双飞栖凤的爱慕,伴随着舞姿轻盈,恍如与时共舞。然而,对于叠鼓声和笳声的恨意,加上繁弦急管的哀伤,显得悲壮无比。金色的泥土和小檀花相映成趣,尽显凄清。幄殿中似乎传来私语,铜龙在冷秋的波浪中显得冷清。明妆高烛照亮了金色的荷花,心中所赏的重重经过,听着一曲流连,珠帘和画栋下,几度看见斜河的风景。红云岛上,仙音悠扬,似在诉说得意的心情。待到长安的日子渐近,春风摇曳着鸣珂,仿佛带来新的生机。
作者介绍:王恽,元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隽永,常表现对美与情感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此词可能写于王恽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美好交织之时,展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对悲壮情感的思考。
《木兰花慢》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悲壮情感的感怀。开头两句对双栖凤的爱慕与舞姿的描写,展现了生活的活力与美好。然而,叠鼓与笳声的交织,又带来了对失去与悲伤的沉重感。诗中提到的金泥与小檀花面,恰如其分地描绘出美人的面容,令人心醉神迷。幄殿中的私语,铜龙的冷波,表现了深秋的寂寞感。在这样的背景下,明妆高烛的意象又带来了温暖与希望。整首词通过对声色的描绘,展现了情感的波动与人生的起伏,最终回归于对长安日近的期待,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词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通过声色的描绘,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悲壮情感的感怀,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期待。
诗词测试:
“爱双鸣栖凤”中的“鸣栖凤”象征什么?
“叠鼓凝笳”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明妆高烛”主要表现了什么意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