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8:34
壮河山表里,百二喉襟。
形胜地,古犹今。
风云全晋在,草木故都深。
淡长空,孤鸟没,总消沉。
东山高卧,梁甫长吟。
人未老,鬓毛侵。
平生多古意,落日更登临。
倚危阑,穷远目,恐伤心。
壮丽的河山在眼前,山川环绕,宛如百二个喉咙般的秀美。
这地方的形胜之美,从古至今依旧存在。
风云变幻,晋地的风韵依旧,草木深深藏着古都的记忆。
云淡风轻的长空,孤鸟悄然消失,心中总是感到沉重。
我在东山高卧,吟唱着《梁甫吟》。
尽管人未老,却已白发渐侵。
一生追求古人的情怀,如今落日时分更想登高远望。
我倚着危栏,极目远眺,心中总是担心伤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恽,元代诗人,精通诗文,风格多变,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他的作品多具有古典韵味,常常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王恽对故地的追忆时刻,表达了他对古都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蕴含了历史的沉淀与个人的情感交织。
《三奠子·登河中迎煦楼故址》是王恽对故地的深情感怀之作。诗中通过对壮丽河山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雄伟和时光的流逝。诗的开头,作者以“壮河山表里,百二喉襟”引入,既展现了自然的壮美,又隐含了对历史的回顾。接着,诗人通过“风云全晋在,草木故都深”表达了对古都的深情怀念,草木的茂盛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厚重,历史的回响。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抒发了个人的孤独与沉重感,“淡长空,孤鸟没,总消沉”,孤鸟消失在天空,似乎象征着个人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尤其是“人未老,鬓毛侵”一句,更是感慨人到中年,白发渐生,岁月无情。最后以“倚危阑,穷远目,恐伤心”结束,表现出对未来的忧虑与无奈,使整首诗充满了感伤的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河山的描绘,以及对古都的追忆,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往昔的眷恋。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鸟”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孤独 C. 快乐
答案:B
诗人高卧东山吟唱的是哪首诗?
A. 《静夜思》 B. 《梁甫吟》 C. 《春晓》
答案:B
诗中提到的“倚危阑”是什么意思?
A. 坐在栏杆边 B. 远眺 C. 思考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恽的《三奠子》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但王恽更侧重于对历史的追忆,而李白则更多体现出对自由的向往与豪情。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异,但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