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4:51
望月婆罗门引
作者: 王恽 〔元代〕
小窗人静,梅枝香细月华明。
博山一缕云蒸。
好个仙风骨,诗思苦凭陵。
有间书遮眼,枕松声。
素无宦情。
较得失一毫轻。
自叹高歌白雪,寡和谁听。
潇然巾卷,见芝宇光浮寿颊生。
春酒绿何频倾。
在小窗前,独自静坐,梅花的香气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新。
博山上,一缕云雾正在蒸腾。
真是个有着仙风道骨的人,诗意在艰苦中徘徊。
有一本书挡住了我的视线,耳边传来松树的声音。
我对官场的荣华富贵毫无情感。
相比得失,我觉得轻如鸿毛。
我自叹高歌白雪,然而这样的歌声又有谁来聆听呢?
潇洒地将巾帕卷起,仿佛见到了芝草的光辉映照在我的脸庞。
春天的酒,清酒何时才会倾倒频繁呢?
作者介绍:王恽,元代诗人,字果甫,号梅溪,浙江人。他的诗风细腻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士人对官场的失望与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淡漠。
《望月婆罗门引》是一首体现个人情感和自然美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诗的开头通过“小窗人静”和“梅枝香”两句,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下的梅花香气,传达出一种孤独而高雅的情绪。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对理想的追求。尤其是“素无宦情”一句,明确表明了他对官场的冷淡态度,显示出一种清高与不屈的精神。整首诗的情感在“自叹高歌白雪,寡和谁听”中达到高潮,诗人虽然高歌,却感到无人与之共鸣,流露出一丝孤独与无奈。
最后两句“潇然巾卷,见芝宇光浮寿颊生”与“春酒绿何频倾”形成对比,前者象征着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后者则暗示着对春日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人在对比中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逐句解析:
小窗人静,梅枝香细月华明。
博山一缕云蒸。
好个仙风骨,诗思苦凭陵。
有间书遮眼,枕松声。
素无宦情。
较得失一毫轻。
自叹高歌白雪,寡和谁听。
潇然巾卷,见芝宇光浮寿颊生。
春酒绿何频倾。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清高而孤独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王恽
C. 杜甫
D. 白居易
“素无宦情”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官场的依恋
B. 对官场的冷漠
C. 对家庭的思念
D. 对朋友的怀念
诗中提到的“春酒绿”是指什么?
A. 春天的美酒
B. 春天的绿草
C. 春天的花朵
D. 春天的阳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