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三绝 其三》

时间: 2025-04-30 23:40:23

诗句

饭后茶前困思生,水宽风稳信篙撑。

不知浪打船头响,听作凌波解佩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40:23

原文展示:

饭后茶前困思生,水宽风稳信篙撑。不知浪打船头响,听作凌波解佩声。

白话文翻译:

吃完饭,喝完茶,困倦的思绪在心中涌动。水面宽阔,风平浪静,船只在这安稳的环境中顺利航行。我听不清波浪拍打船头的声音,反倒误以为是船在轻轻解开佩饰的声音。

注释:

  • 饭后茶前:指吃完饭后、喝茶之前,形容一种闲适的状态。
  • 困思生:困倦的思绪产生,表达一种思维上的恍惚。
  • 水宽:水面宽广,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 风稳:风平浪静,航行时的理想状态。
  • 信篙撑:相信篙子可以撑起船,形容对航行的信心。
  • 浪打船头响:波浪拍打船头的声音。
  • 凌波解佩声:形容在水面上轻盈行舟,仿佛听到佩饰轻响的声音。

典故解析:

本诗并不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凌波”一词常用于形容轻盈的水上行舟状态,给人以飘逸之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希文,号君复,浙江人,宋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咏物而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立秋后,恰逢秋日的宁静时分,诗人借舟行来表现对自然的陶醉和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诗人闲适、悠然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秋日午后,诗人在泛舟于越来溪上,感受着自然的美好。开头两句“饭后茶前困思生”,将诗人的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饭后茶前的闲适时光恰与秋天的气息相得益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与思考。在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用“水宽风稳”描绘了一个理想的航行环境,表达了他对自然的信任和依赖。最后两句“浪打船头响,听作凌波解佩声”,更是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一种梦幻般的境界,波浪的声音在他耳中化作轻盈的佩饰声,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愉悦。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表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想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饭后茶前困思生:描绘了一种闲适的氛围,饭后茶前的状态使人感到放松与困倦,思绪随之而来。
  2. 水宽风稳信篙撑:环境的描述,水面宽广,风平浪静,诗人对航行的信心表露无遗。
  3. 不知浪打船头响:诗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未能察觉水浪的声音。
  4. 听作凌波解佩声:波浪的声音在耳中幻化为轻盈的佩饰解开的声音,给人一种灵动而又悠远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波浪的声音比作佩饰声,生动形象,增强了诗的韵味。
  • 对仗:如“水宽风稳”,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闲适状态的赞美,体现了在宁静中思考、在自然中忘却烦恼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象征着自由与轻盈。
  • :象征着人生的旅程与探索。
  • 佩声:象征着细腻的感受与内心的柔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饭后茶前”的意境主要传达了什么? A) 忙碌 B) 闲适 C) 紧张

  2. “水宽风稳”所描绘的环境给人怎样的感觉? A) 动荡不安 B) 宁静安详 C) 破败不堪

  3. 诗人将浪打船头的声音比作什么? A) 鸟鸣 B) 佩饰声 C) 风声

答案:

  1. B) 闲适
  2. B) 宁静安详
  3. B) 佩饰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写自然的宁静与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出山水间的和谐美。

李白《早发白帝城》: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但更多的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慨,两者在意境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却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上元夜里俗粉米为茧丝,书古语置其中,以占 寄题张仲寅甘老堂 题姜店水亭子 二月十三日谒西庙早起 明发梅州 中秋病中不饮二首,後一首用辘轳体二首 轿中风翻书卷 罗溪望夫岭二首 其一 极暑题钓雪 微雨,玉井亭观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形单影双 偷馁 漭荡 言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尢字旁的字 厂字头的字 血气方盛 风起潮涌 编录 仰望终身 重轮 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敲的成语 鳅溟 页字旁的字 积劳致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