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1:2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1:21:39
虞美人
开残桃李春方到。谁送东风早。
杖藜幽径踏余花。却对绿阴青子问年华。
迢迢云水横清浅。不遣愁眉展。
数竿修竹自横斜。犹有小窗朱户似侬家。
残花凋零的桃李树,春天刚刚来临。是谁送来了早到的东风?
我拄着拐杖在幽静的小路上踏着残留的花瓣,面对着绿树阴影,问青苔的年华。
远远的云水横亘在清浅的地方,不让愁眉展现。
几根修竹斜斜地生长,犹如我家小窗前的朱红门窗。
本诗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诗中提到的“东风”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气息,以及万物复苏的象征。在古代文学中,“桃李”常常用来指代青春和美好的事物。
这首《虞美人》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提到的“桃李”残花,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但又带着几分凋零的悲伤。这种对比反映了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紧接着,诗人以“杖藜幽径”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暗示了自己年纪渐长,行走缓慢,但内心依然对春天充满向往。询问“青子”的年华,似乎在感叹自己的青春已经不再,同时也在试图与自然对话,寻求时间的答案。
后半部分的“迢迢云水横清浅”,用云水的遥远与清浅,进一步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最后以“数竿修竹”结束,竹子的坚韧与高洁与诗人的情怀相映成趣,虽然外有风雨,但内心依然保持高洁的自我。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青春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渗透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秋天
B. 冬天
C. 春天
D. 夏天
“杖藜幽径踏余花”中的“杖藜”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拄的拐杖
C. 一种工具
D. 一种食品
诗中的“数竿修竹”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生命的坚韧
C. 时间的流逝
D. 美好的青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元干的《虞美人》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探讨了春天与时间的关系,但张元干更偏向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内心的挣扎。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了各自时代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