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费司法》

时间: 2025-05-07 00:45:05

诗句

长房一青竹,阅世不知几。

下视区中人,岁月老分至。

颇闻第二泉,风烟未渠已。

谪堕修茶经,政坐一念起。

谁令哀鸿号,手足痛入髓。

秋江渴到底,安得半帆驶。

大士慈悯故,虑岂不及此。

军持乞余滴,厥德安敢倍。

愿方出岫心,慰我在原意。

归寻旧时仗,小住五百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5:05

原文展示

答费司法
作者: 方岳 〔宋代〕

长房一青竹,阅世不知几。
下视区中人,岁月老分至。
颇闻第二泉,风烟未渠已。
谪堕修茶经,政坐一念起。
谁令哀鸿号,手足痛入髓。
秋江渴到底,安得半帆驶。
大士慈悯故,虑岂不及此。
军持乞余滴,厥德安敢倍。
愿方出岫心,慰我在原意。
归寻旧时仗,小住五百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作者以青竹的长寿来比喻自己,经历了无数的岁月。他俯视尘世间的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提到“第二泉”,暗指隐居生活的理想,但现实却未能如愿。诗中提到的“修茶经”,暗示作者曾经的追求与理想的落空。对比于秋江的干涸,表达了内心的渴望与无奈。最后,作者希望能回归平静的生活,寻求内心的慰藉。

注释

  • 长房:指青竹,象征坚韧与长久。
  • 青竹:象征坚韧与清高。
  • 岁月老分至:岁月的流逝使人感到分离与失落。
  • 第二泉:出自《庄子》,指隐逸的理想生活。
  • 谪堕:被贬的意思,暗示失意与无奈。
  • 哀鸿号:指的是悲鸣的鸿雁,象征离别与哀伤。
  • 秋江渴到底:秋天的江水枯竭,象征内心的渴望与困境。
  • 大士慈悯:指佛教中的大菩萨,象征慈悲与救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字子明,号云谷,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与人事,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动荡,诗人常感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渴望,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答费司法》是一首深刻反映人生哲学的古诗。诗中以青竹为喻,展现了作者对时间的思考和对生命的感慨。青竹象征着坚韧与长久,正如作者希望超越尘俗,追求一种超然的生活。诗中通过“下视区中人”,表现出对世事的冷眼旁观,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的疏离感。提到“第二泉”,引发读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风烟未渠已”则突出了现实的无奈与困扰。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哀鸿号”与“秋江渴到底”的意象,揭示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整首诗用词简练却意蕴深远,既有对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最后的“归寻旧时仗”,更是表达了对过去宁静生活的怀念与向往,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长房一青竹:青竹的生长象征着长寿,暗示作者经历了许多岁月。
    2. 阅世不知几:虽然看遍世事,但对于生命的流逝仍感到无奈。
    3. 下视区中人:俯瞰尘世的人,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
    4. 岁月老分至:时间的流逝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
    5. 颇闻第二泉:向往隐逸的生活。
    6. 风烟未渠已:理想未能实现,感到失落。
    7. 谪堕修茶经:曾经的追求与理想已被现实打破。
    8. 政坐一念起:内心的思考与反省。
    9. 谁令哀鸿号:感叹世间的离别与悲伤。
    10. 手足痛入髓: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11. 秋江渴到底:象征内心的渴望与困境。
    12. 安得半帆驶:渴望能在现实中找到出路。
    13. 大士慈悯故:期望得到慈悲的庇护。
    14. 虑岂不及此:对现状的思考与反省。
    15. 军持乞余滴:希望能得到一丝慰藉。
    16. 厥德安敢倍:强调内心的自省与谦卑。
    17. 愿方出岫心: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态。
    18. 慰我在原意:希望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19. 归寻旧时仗:怀念过去的简单生活。
    20. 小住五百岁:期望长久地享受宁静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比喻:青竹比喻长寿与坚韧。
    • 拟人:秋江的干涸表现出一种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内心平静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 青竹:象征坚韧不拔,长寿的生命力。
  • 岁月:表现时间的无情与流逝。
  • 第二泉:隐喻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 秋江:象征内心的渴望与孤独。
  • 哀鸿:象征离别与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青竹”象征什么?
    A. 坚韧与长久
    B. 脆弱与无常
    C. 悲伤与离别

  2. “第二泉”出自哪位哲学家的著作?
    A. 孟子
    B. 庄子
    C. 老子

  3. 诗中提到的“秋江渴到底”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与满足
    B. 内心的渴望与孤独
    C. 对外界的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方岳的《答费司法》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方岳更多地探讨了内心的挣扎与现实的无奈,而陶渊明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方岳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陶渊明与隐逸文化》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四块玉·带月行 金字经·絮飞飘白雪 双调·夜行船 双调·寿阳曲 清江引 南吕·四块玉 落梅风·因他害 落梅风·夕阳下 【南吕】一枝花_咏庄宗行乐 【大石调】青杏子_天赋两风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领案 诈取豪夺 一次污染物 釆字旁的字 廾字旁的字 石字旁的字 利刀旁的字有哪些_利刀旁汉字大全及书写规则 一心两用 言字旁的字 司开头的成语 寸字旁的字 弱管 四字象声词大全及用法_常见四字象声词详解 酌盈注虚 畔朋 5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5画吉利汉字推荐 借水行舟 千户侯 桎辖之桎 带阝旁的字有哪些?带阝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