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6:2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6:20:49
富丽临安迹已陈,六桥烟柳又从新。只今惟有平湖月,阅尽千秋游赏人。
繁华的临安已是往日的痕迹,六座桥上的烟柳又重新焕发了生机。如今只剩下平湖的皎洁明月,见证了千秋万代的游人观赏。
临安是南宋的都城,历史上繁华的景象在诗中被提及,反映出诗人对逝去繁华的感慨。六桥烟柳可以理解为西湖的标志性景观,象征着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作者介绍:弘历,即清代的乾隆皇帝,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帝王,文学造诣颇高。弘历在位期间,国家富强,文化繁荣,诗歌创作也成为他的重要活动之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西湖的深厚情感,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感慨。
这首诗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西湖的春天景色,富丽的临安虽然已成往事,但春天的烟柳再度焕发生机,体现出一种轮回与再生的意象。诗的最后一句“只今惟有平湖月”提到的明月,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历史的总结,月亮见证了无数游人的欢笑与泪水,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沉淀感和对人们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西湖春景的永恒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现状的赞美,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通过描绘西湖的春景,传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富丽临安迹已陈”中的“陈”字是什么意思?
诗中的“六桥烟柳”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当下的思考,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弘历的诗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描绘,体现出清代文人的闲适与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