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辘轳金井 咏闺人汲水浣花》

时间: 2025-05-07 08:48:30

诗句

落灯风定,粉墙东、梅英一点红小。

景物融和,爱春光恁好。

鹦哥哢巧。

唤帘内、浣花须早。

况有阶前,东风露井,一泓清晓。

行来碎珠自舀。

倚银床百尺,轻漾素绠,却讶琅然,触铜瓶声悄。

多年玉导。

看依旧、凤蟠龙扰。

手抚遗钗,裙扶花影,归房微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8:30

原文展示

《辘轳金井 咏闺人汲水浣花》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落灯风定,粉墙东梅英一点红小。
景物融和,爱春光恁好。
鹦哥哢巧,唤帘内浣花须早。
况有阶前,东风露井,一泓清晓。
行来碎珠自舀。
倚银床百尺,轻漾素绠,却讶琅然,触铜瓶声悄。
多年玉导。
看依旧凤蟠龙扰。
手抚遗钗,裙扶花影,归房微笑。

白话文翻译

灯火已熄,微风轻拂,东边的墙上,梅花盛开,点缀着一抹红色。
景物交融,春光如此美好,让人陶醉。
鹦鹉在叫唤,唤醒屋内浣花的姑娘,叫她赶紧去取水。
更有台阶前,春风轻拂,露水映照着清晨的井水。
她走来时,水珠在手中轻轻舀起。
倚靠在百尺长的银床上,轻轻摇曳着细绳,忽然听到铜瓶碰撞的声音,令人感到惊讶。
多年来一直在此,依然看到凤鸟和龙的姿态在悠然自得。
她轻抚着遗落的钗子,裙子轻扶着花影,脸上露出微笑,回到房间。

注释

  • 落灯风定:灯火熄灭,微风停息,夜色宁静。
  • 粉墙:粉刷的墙壁。
  • 梅英:梅花的花蕾。
  • 浣花:洗花,指姑娘在井边取水浣洗花朵。
  • 一泓清晓:一池清澈的晨水。
  • 琅然:清脆的声音,通常指金属声。
  • 凤蟠龙扰:形容装饰物或图案,象征吉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1690),字寿卿,号半山,清代著名的词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精致的语言著称。他在词坛上有着重要地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的柔美和生活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关注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诗歌鉴赏

《辘轳金井 咏闺人汲水浣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闺中女子的生活场景与内心情感。诗的开头,落灯与微风营造出宁静的氛围,在这样的背景下,梅花一抹红色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活力。接着,鹦鹉的叫声与浣花姑娘的出现,给这幅静谧的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气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温暖与希望。

诗中通过“东风露井”和“行来碎珠自舀”等细节描写,表现出女子在生活中轻盈而优雅的姿态,她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诗意。倚靠在银床,轻轻摇动素绠,听到的铜瓶声,似乎在提醒她生活的节奏,流动的韵律。最后一句“手抚遗钗,裙扶花影,归房微笑”,则将女子的温柔与恬静表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她对生活的满足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场景,也透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女性温柔内心的赞美,体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灯风定:夜晚安静下来,灯火熄灭。
  2. 粉墙东梅英一点红小:梅花在粉墙上绽放,显得娇小可爱。
  3. 景物融和:景色和谐,春天的气息渗透其中。
  4. 爱春光恁好:对春光的赞美,表达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5. 鹦哥哢巧:鹦鹉在叫唤,增添生活的生机。
  6. 唤帘内浣花须早:呼唤屋内的浣花姑娘,催促她早去取水。
  7. 况有阶前,东风露井,一泓清晓:描述清晨,春风拂面,井水清澈。
  8. 行来碎珠自舀:形象地描绘姑娘轻盈地舀水。
  9. 倚银床百尺:形容床的华丽与高大。
  10. 轻漾素绠:轻轻摇曳的绳子,暗示一种优雅。
  11. 却讶琅然,触铜瓶声悄:听到铜瓶碰撞的声音,令人惊讶。
  12. 多年玉导:多年来的陪伴与守候。
  13. 看依旧凤蟠龙扰:依旧看到装饰物的美丽。
  14. 手抚遗钗:轻抚遗落的钗子,回忆过去。
  15. 裙扶花影:裙子轻轻扶起花影,展现出女性的柔美。
  16. 归房微笑:回到房间时,脸上洋溢着微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凤蟠龙扰”,比喻生活的美好与富贵。
  • 拟人:鹦鹉“哢巧”,使其具有了人的情感。
  • 对仗:如“倚银床百尺,轻漾素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与闺中女子的柔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女性内心世界的赞美,展现了和谐美好的生活画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生命与活力。
  • 浣花:表现出女子的温柔与细腻。
  • 铜瓶声:象征生活的节奏与变化。
  • 花影:反映出女子的优雅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 A. 桃花
    • B. 梅花
    • C. 杏花
  2. 诗中提到的“鹦哥”是用来做什么?

    • A. 唤醒浣花姑娘
    • B. 取水
    • C. 讲故事
  3. 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 A. 伤感
    • B. 喜悦
    • C. 忧愁

答案

  1. B. 梅花
  2. A. 唤醒浣花姑娘
  3. B. 喜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辘轳金井》更强调生活场景中的细节和女性的柔情,而李清照的词则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流露与思念之情。两者都表现了女性对生活的感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石门 伤春 枕易 秋阴 春日 秋霁 即事 漫述 暮春 种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羞花闭月 手字旁的字 慎终如初 退避贤路 而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乐而忘归 付诸丙丁 香橙 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恭贺新禧 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豦豣 耂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批命 彭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