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8:18
湘春夜月 落花
作者: 苏穆 〔清代〕
惜春葩,辞枝都向天涯。
只剩一片清阴,留取荫苔纱。
细忆去年初会,共低腰舞柳,
倾国争誇。被阮郎偷玩,
婵娟纤影,人掩窗纱。
庭前过蝶,池边宿草,
天际明霞。
憔悴楼头,妆懒便唤春回去,
难唤芳华。
丛丛桂叶,料素秋香满邻家。
乍相别,甚愁思消得阑干遍倚,
云乱风斜。
全诗翻译:
惜春的花朵,纷纷离枝飘向天涯。
只剩下一片清阴,留给苔藓的纱帐。
细细回忆去年相遇时,共同低腰舞柳,
倾国倾城的美丽争相夸耀。被阮郎偷玩,
月光下的纤影,被人遮掩窗纱。
庭前飞过蝴蝶,池边草儿安歇,
天边的霞光明媚。
楼头憔悴,打扮懒惰却唤不回春天,
难以再现芳华。
层层的桂叶,估计邻家满是素秋的香气。
初次相别,愁思如潮,倚栏无尽,
云乱风斜。
作者介绍:
苏穆(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字子华,号晦堂,南昌人。以词著称,诗风清新,情感真挚,擅长用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湘春夜月 落花》创作于清代,正值春夏交替的季节,诗人在此时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与美好,抒发对春天的惋惜和对往昔美好的回忆。
这首诗以“惜春”为主题,深刻地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诗的开头便以“惜春葩”引入,生动地描绘出花朵离枝的场景,给人一种伤感的美。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以清阴和苔纱的对比,展现出春日的宁静与沉醉。
诗中“细忆去年初会”一句,回忆起往年与友人共舞的情景,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谊,令人感受到温暖与怀念。之后的“被阮郎偷玩,婵娟纤影”则巧妙地运用了典故,阮郎的意象不仅仅是风流,更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珍惜。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由怀春转向惜春,尤其在“妆懒便唤春回去,难唤芳华”中,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无奈与惆怅。结尾处“乍相别,甚愁思消得阑干遍倚,云乱风斜”则是情感的升华,描绘了离别后的愁苦,情景交融,让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惜春葩,辞枝都向天涯。
诗人惜春之情溢于言表,花朵纷纷离开枝头,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即将逝去。
只剩一片清阴,留取荫苔纱。
只剩下清凉的阴影,给苔藓留下了一片安静的空间,表现出春日的孤寂。
细忆去年初会,共低腰舞柳,倾国争誇。
回忆去年初次相遇,二人低腰共舞,表现出青春的欢愉与美好。
被阮郎偷玩,婵娟纤影,人掩窗纱。
引用阮籍的风流,月光下的倩影被人遮掩,暗示着美好的事物难以长存。
庭前过蝶,池边宿草,天际明霞。
描绘自然的美景,蝴蝶飞舞,草儿安睡,天边霞光闪烁,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憔悴楼头,妆懒便唤春回去,难唤芳华。
楼上的憔悴和懒散,象征着对春天的无奈与渴望,但终究无法唤回逝去的青春。
丛丛桂叶,料素秋香满邻家。
桂叶丛生,暗示着秋天的来临,邻家的香气更是对逝去春天的感伤。
乍相别,甚愁思消得阑干遍倚,云乱风斜。
初次分别,愁绪满怀,倚栏独望,云烟飘散,风向摇曳,表现出深沉的思念。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惋惜,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刻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惜春葩”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惋惜
C. 愤怒
“妆懒便唤春回去,难唤芳华”中“难唤芳华”的含义是:
A. 春天回来了
B. 无法再现青春
C. 芳华永存
诗中提到的“阮郎”象征着什么?
A. 风流人物
B. 忧伤
C. 春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春夜喜雨》,两首诗都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但苏穆的诗更侧重于对逝去青春的惋惜,而杜甫则是庆贺春雨带来的生机。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运用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