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1:1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14:45
使北
廷争堂堂负直声,
飘零沙漠若为情。
程婴存赵真公志,
赖有忠良壮此行。
北去的旅程中,政争的声音在堂前回荡,
在沙漠中漂浮的情感仿佛无处寄托。
程婴怀有赵公的志向,
依靠忠良之士,壮大了这次出行的气概。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字履善,号宋瑞,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和政治家。他为人忠诚正直,尤其在国难时期表现出极高的爱国情怀。文天祥在抵抗元朝侵略中,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决心,最终被俘而殉国。
《使北》写于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入侵的危机,文天祥在诗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忠臣志士的崇敬,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爱国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使北》是一首充满深情与豪情的诗作,文天祥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国家动荡中的忠诚与奋斗。诗的开头“廷争堂堂负直声”,直指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揭示了国家动乱的根源。接着“飘零沙漠若为情”,则通过沙漠的意象,传达出深切的孤独与无助,仿佛在诉说着情感的无处寄托。
而后一句“程婴存赵真公志”,则将目光转向历史,提及忠臣程婴,象征着对理想与忠诚的追求,扩大了诗的历史和文化层面。最后“赖有忠良壮此行”,表达了文天祥对忠良之士的依赖与期待,传达出一种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决心。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练而意蕴深厚,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历史典故,使读者不仅感受到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也激发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这是文天祥作品中常见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诗人通过回顾历史人物的忠诚与志向,激励后人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境,展现出一种强烈的爱国情感。
选择题:文天祥在《使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填空题:诗中“飘零沙漠若为情”表达了诗人对__的感受。
判断题:诗中的“廷争”指的是朝廷的稳定与和谐。(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