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蕊香(生日)》

时间: 2025-05-07 06:59:52

诗句

玉露瀼瀼,秋色似画,东堂宴席初开。

红萸泛寿斝,紫菊上妆台。

倚栏见、新雁已南来。

落霞孤鹜徘徊。

最奇处,重阳将近,凉满襟怀。

萧洒秀眉,华发丹脸,映双瞳、的白乐如孩。

擘香笺、听丽句新裁。

池上三回蟠桃熟,玉纤时捧琼杯。

但愿得,年年此会满蓬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9:52

秋蕊香(生日)

作者: 史浩 〔宋代〕

原文展示

玉露瀼瀼,秋色似画,东堂宴席初开。
红萸泛寿斝,紫菊上妆台。
倚栏见新雁已南来,
落霞孤鹜徘徊。
最奇处,重阳将近,凉满襟怀。
萧洒秀眉,华发丹脸,映双瞳的白乐如孩。
擘香笺听丽句新裁,
池上三回蟠桃熟,玉纤时捧琼杯。
但愿得,年年此会满蓬莱。

白话文翻译

秋露晶莹,秋天的景色如同画卷一般,东堂的宴席刚刚开始。
红萸飘浮在寿酒杯中,紫菊装点着妆台。
倚靠栏杆可以看到北飞的新雁已经南来了,
落霞和孤雁在空中徘徊。
最奇妙的是,重阳节即将到来,凉意充满了我的怀抱。
秀丽的眉毛和红润的脸庞,映照出如同孩童般的白色眼睛。
在香纸上聆听新裁的美丽诗句,
池边三次飘落的蟠桃已经成熟,纤细的手捧着琼杯。
愿我年年都能在这美好的聚会中畅饮蓬莱的美酒。

注释

  • 玉露: 清晨的露水,形容秋季的清新。
  • 红萸: 指的是红色的果实,常用于祝寿。
  • 重阳: 指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象征长寿。
  • 蟠桃: 蟠桃是传说中的仙桃,象征长生不老。
  • 蓬莱: 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和长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浩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常在作品中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是在作者生日之际创作,表达了对生命、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恰逢重阳节,诗中融合了节日的喜庆与个人的感慨。

诗歌鉴赏

《秋蕊香》是史浩在其生日时所作,首句“玉露瀼瀼,秋色似画”便以清新明快的意象引入,展现了秋季的萧瑟与美丽,仿佛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接下来的“红萸泛寿斝,紫菊上妆台”则通过细腻的描写,渲染了生日宴席的欢快氛围,红萸和紫菊分别象征着长寿和雅致,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在“倚栏见新雁已南来,落霞孤鹜徘徊”中,诗人通过鸟类的迁徙与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尤其是“最奇处,重阳将近,凉满襟怀”,重阳节的临近让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清新的凉意,既是对季节变迁的感慨,也暗含了对生命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宴席、自然、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结尾的“但愿得,年年此会满蓬莱”则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愿每年都能与友人共聚,享受生活的乐趣。这种对生命的热情和对友情的珍视,使得这首诗在抒情中透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露瀼瀼,秋色似画: 形容秋天的露水晶莹剔透,秋色如同美丽的画作。
  2. 东堂宴席初开: 描述生日宴刚开始,营造出热闹的氛围。
  3. 红萸泛寿斝,紫菊上妆台: 通过红萸和紫菊的意象,表达长寿与美丽。
  4. 倚栏见新雁已南来: 目睹候鸟南飞,暗示时间的流逝。
  5. 落霞孤鹜徘徊: 夕阳与孤雁的意象,象征孤独与思考。
  6. 最奇处,重阳将近,凉满襟怀: 描绘重阳节的氛围,涌现出凉意。
  7. 萧洒秀眉,华发丹脸: 通过容貌描写,体现出岁月的变化与内心的宁静。
  8. 映双瞳的白乐如孩: 眼中闪烁着孩童般的纯真与快乐。
  9. 擘香笺听丽句新裁: 在香纸上书写新的美丽诗句,表达诗人对文学的热爱。
  10. 池上三回蟠桃熟,玉纤时捧琼杯: 描绘成熟的蟠桃和举杯的场景,象征着美好生活。
  11. 但愿得,年年此会满蓬莱: 祝愿每年都能相聚,共享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 “秋色似画”将秋天的美景比作画作,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红萸泛寿斝,紫菊上妆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玉露: 代表清新、高洁的秋天。
  2. 红萸: 寿宴的象征,寓意长寿。
  3. 紫菊: 代表优雅、美丽。
  4. 新雁: 迁徙的鸟,象征着时光流逝。
  5. 蟠桃: 仙桃,象征长生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玉露瀼瀼”中“玉露”指的是:
    A. 晚霞
    B. 清晨的露水
    C. 秋风

  2.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重阳”是指农历的__

  3. 判断题: 诗中“池上三回蟠桃熟”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 (对/错)

答案:

  1. B
  2. 九月九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 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珍惜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但更多的是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 苏轼《水调歌头》: 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哲理思考,表现出更为深沉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史浩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居杂诗九十首 和范倅十首 其九 送谢景思从辟督府二首 夜雨独觉 观马院洗马 早行相州道中 苕溪道中 别郑康道 题扇二十四首 其二十一 上塘值清明八首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役的成语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鼓字旁的字 资傍 夷为平地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口字旁的字 盐酪 体定 包含啸的成语 金字旁的字 匕字旁的字 酗骂 鳥字旁的字 金丹换骨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包含赖的成语 延性 神鬼难测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