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2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4:03
倦雁呼群,鸣蛩唤夕,尚淹残暑。
文园病久,暗怯茂陵秋雨。
甚遥空乱云四垂,登楼一望犹吾土。
且寄怀物外,东皋閒话,洞天挥麈。
延伫。忘宾主。喜白雪阳春,渐多新侣。
华年似水,莫道当时弦柱。
尽匆匆教唱渭城,断肠漫惜歌者苦。
料关情叶底吟蝉,送客杨枝舞。
倦鸟在呼唤同伴,鸣叫的蛩虫在傍晚叫唤,残暑依旧未消。
我在文园中久病,暗自畏惧茂陵的秋雨。
远处天空的云层散乱,登楼远眺,仍旧是我的故土。
暂时寄托我的思念在物外,东边的高岗上闲聊,挥洒着悠然的心情。
停留片刻,忘却了宾客。喜爱那白雪覆盖的阳春,渐渐地结识了新朋友。
青春如流水般匆匆,不要说当时的乐器仍未调好。
匆匆教人唱起渭城的曲子,令人断肠,怅惘于歌者的苦情。
想必关情的吟蝉在叶下低声呢喃,送客的杨枝轻舞飞扬。
作者介绍:叶恭绰(约1733-1812),字子韶,号白湖,清代诗人,擅长古诗和词,风格清新典雅,情感深邃。其诗作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晚年,正值秋冬之交,心境感怀,反映了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思考。秋雨、雁声、蛩鸣等意象交织,表达对故土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琐窗寒》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诗作,叶恭绰通过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的交融,描绘了他在秋冬之际的复杂心情。诗开头以“倦雁呼群”引入,借雁的呼唤表现了对离别的惆怅;“鸣蛩唤夕”则增添了傍晚的宁静和孤寂,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在“文园病久”处,作者将自身的病痛与秋雨的悲凉结合,象征着内心的脆弱与无奈。
整首诗的节奏感也很强,行文流畅,意象层层递进。遥望故土的“登楼一望犹吾土”,不仅是对故乡的眷恋,更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而“且寄怀物外”则展现了诗人在面对现实的沉重时,依旧渴望与自然交流的愿望。最后,诗人以“送客杨枝舞”结束,点出人与人之间的离别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通过这些意象与情感的交汇,叶恭绰不仅表达了个人的孤独和思念,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流逝的思考,展现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同时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倦雁”象征什么?
a. 离别与思乡
b. 旅途的疲惫
c. 孤独的心情
答案:a
“鸣蛩唤夕”中的“蛩”指的是哪种动物?
a. 蚊子
b. 蛤蟆
c. 蛩虫
答案:c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
b. 对战争的厌恶
c.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