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51
倦踏长安落叶,
闲寻剡曲扁舟。
三十六湾清晓,不知何处逢秋。
我在长安的街头走得疲倦,看到满地的落叶;闲暇时光,我去剡溪寻觅那扁舟。三十六湾水面在清晨的阳光下闪烁,不知在何处可以遇到秋天的景色。
“剡曲”是指剡溪,其水流蜿蜒曲折,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三十六湾”则是剡溪的一部分,因其景色优美而被诗人所歌颂。此诗描绘的场景不仅展现了长安的繁华与剡溪的宁静对比,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自然的向往。
周密(1232年-1298年),字公度,号穆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学者。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描绘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周密晚年,他因官场生涯的种种波折而感到倦怠,开始向往隐居的生活。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逍遥生活的追求,借助剡溪的美丽景色,表达他对人生的沉思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倦踏长安落叶”开篇,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疲惫与厌倦。长安作为繁华的都城,象征着世俗的喧嚣与压力,而“落叶”则暗示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着,诗人转向剡溪,渴望寻找那份宁静与悠闲的生活。在剡溪的“曲”与“湾”中,诗人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尤其是“三十六湾清晓”,不仅展现了清晨的宁静,更隐含着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对比中,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是对繁华都市的厌倦,另一方面是对自然与自由生活的向往。诗的结尾“不知何处逢秋”,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既表现出诗人对秋天的思考,也暗示了他对人生旅途的迷茫。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都市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繁华与宁静之间的内心挣扎。
诗中提到的“长安”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西安
C. 南京
答案:B
诗人表达了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A. 都市生活
B. 隐居生活
C. 旅行生活
答案:B
“三十六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舟
B. 剡溪的景点
C. 一种植物
答案:B
可以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之美,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王维的诗更偏向于禅意,而周密的诗则更直露地表现出对逃避现实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