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楼令/唐多令》

时间: 2025-04-26 06:25:47

诗句

敧沈听西风。

蛩阶月正中。

弄秋声、金井孤桐。

闲省十年吴下路,船几度、系江枫。

辇路又迎逢。

秋如归兴浓。

叹淹留、还见新冬。

湖外霜林秋似锦,一片片、忍题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5:47

原文展示:

南楼令/唐多令
作者: 周密 〔宋代〕

敧沈听西风。蛩阶月正中。
弄秋声金井孤桐。
闲省十年吴下路,船几度系江枫。
辇路又迎逢。秋如归兴浓。
叹淹留还见新冬。
湖外霜林秋似锦,一片片忍题红。


白话文翻译:

我依靠在栏杆上,听着西风的声音。
蟋蟀在阶梯上鸣叫,月光正好照在中间。
在这孤独的金井旁,秋声萦绕在孤独的桐树下。
我闲下来回想着十年前在吴下的路,
船只几次停靠在江边的枫树下。
车马的路上再次相逢,秋天的归兴愈发浓烈。
感叹在这里久留,竟然又看到了新冬的到来。
湖外的霜林如同秋天的锦绣,一片片的红叶让我不忍心题写。


注释:

字词注释:

  • 敧沈:倾斜地靠着。
  • :蟋蟀的意思,象征秋天的声音。
  • 闲省:悠闲地回忆。
  • 辇路:车马行驶的道路。
  • 忍题:不忍心写下,表现出对景物的怜惜。

典故解析:

  • 吴下路:指的是吴地,即今江苏一带,历史上以风光秀丽、文化繁荣著称。
  • 金井孤桐:金井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水井,孤桐象征着孤独和高洁的品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密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词人,他的作品以清丽、婉约著称,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周密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对个人往事的回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南楼令》是一首典型的宋词,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描绘。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出秋天的宁静与深远,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诗中提到的“西风”、“月正中”、“秋声”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秋天的画卷,既有自然之美,又引发人对过往的思考。

“闲省十年吴下路”一句,体现了诗人的沉思与回忆。十年的光阴流逝,岁月如梭,诗人在此刻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自我的渺小。接下来的“船几度系江枫”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加深了这一感受,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变迁与人生的无常。

最后的“湖外霜林秋似锦”则是诗歌情感的升华,霜林的美丽与色彩让人感受到生命的绚烂与脆弱,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珍惜身边的一切。

总的来说,周密在这首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敧沈听西风:诗人倾斜着身体,细心聆听西风的声音,表现出一种悠闲与自在。
  2. 蛩阶月正中:蟋蟀在台阶上鸣叫,月光正好照射下来,增强了秋夜的静谧感。
  3. 弄秋声金井孤桐:秋声在金井旁的孤桐树下回响,传达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4. 闲省十年吴下路:在闲暇时回想起十年前的生活,带有深深的怀旧情绪。
  5. 船几度系江枫:船只在江边的枫树下停留几次,暗示着人生的多次停顿与反思。
  6. 辇路又迎逢:再次在车马的路上相逢,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重聚。
  7. 秋如归兴浓:秋天的情感愈加浓烈,似乎感受到归家的情愫。
  8. 叹淹留还见新冬:叹息着留在这里,却又迎来了新的冬天,暗示着时间的无情。
  9. 湖外霜林秋似锦:湖外霜冻后的树林如同锦绣般美丽。
  10. 一片片忍题红:面对美丽的红叶,诗人不忍心在其上书写,表达对美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的景色比作锦绣,增强了诗句的美感。
  • 拟人:将秋声拟人化,赋予其情感。
  • 对仗:全诗用词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事的思念,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传达出一种萧瑟与变化的感觉。
  • 蟋蟀:象征着秋天的声音,代表着生命的延续与变迁。
  • 江枫:代表着生命的流动与岁月的停留。
  • 霜林:象征着秋冬交替,展现出自然的美丽与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敧沈听西风”中的“敧沈”意味着: A. 站立
    B. 倾斜
    C. 走动
    D. 静止

  2. “闲省十年吴下路”中的“闲省”指的是: A. 忙碌
    B. 悠闲回忆
    C. 旅行
    D. 学习

  3. 诗中提到的“秋如归兴浓”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兴奋
    C. 怀旧
    D. 喜悦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描写秋天的景色,但李清照更关注个人情感与思念。
  • 《水调歌头》:苏轼则通过月亮来表达人生哲理,展现更为宏大的视角。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金溪孝女歌 鸣筝曲 冯家女 雉子班 题履元陈君万松图 杞梁妻 城东宴 龙眠居士画扪虱图 凤皇石 宫词十二首 其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里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 直道而行 包含憎的词语有哪些 投诸四裔 刃树剑山 僧寮 马入华山 好谋 面结尾的成语 十不得一 爻字旁的字 一毫莫取 走吏 尢字旁的字 佥名 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