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9:56
记得寻君,才过匆匆灯市。伯通桥下,挽征衫且憩。垂柳几树,临别倚栏斜指。再来看汝,定鹅黄矣。柳已鹅黄,撅头船恰又至。满船丝雨,捲春蓑困睡。微茫驿楼,料想水城将闭。知他花下,已应微醉。
我记得寻找你时,刚刚经过繁忙的灯市。在伯通桥下,我停下来挽起衣袖稍作歇息。几棵垂柳,临别时倚着栏杆斜指。再来看你,想必已经变成鹅黄色了。柳树已经发出鹅黄的新芽,刚好船儿也到了。满船的细雨,卷着春天的蓑衣让我困倦入睡。微茫的驿楼,想必水城的喧嚣也将结束。想必你在花下,已经微微醉了。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40-1710),字子美,号莲峰,晚号云子,清代诗人,生于浙江,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诗多描写个人情感及自然景物,风格清新而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友人及故乡的思念,场景设定在江南水乡,春雨绵绵,气氛柔和,充满了离愁别绪。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春日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以“记得寻君”引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寻找。接着描绘了灯市的匆忙与伯通桥下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离别的情感。诗中提到的“垂柳”和“鹅黄”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象征着离愁的滋生。
“满船丝雨,捲春蓑困睡”则传达了诗人在春雨中感到倦怠的状态,细雨如丝,给人一种柔和而轻盈的感觉,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后面提到的“微茫驿楼”与“水城将闭”,又引发了对未来的思考,仿佛这一切的美好都将在时光的流逝中消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的流露,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春天的热爱,展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韵味与诗人的敏感心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念与离别展开,表达了对友人、春天和江南水乡的深情怀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伯通桥”是什么类型的景观?
“满船丝雨”中“丝雨”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友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