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立春七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4:54:18

诗句

生后至和嘉祐时,老身犹及见淳熙。

都忘满镜星星发,带了春幡便出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4:18

立春七 其二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原文展示:

生后至和嘉祐时,老身犹及见淳熙。都忘满镜星星发,带了春幡便出嬉。


白话文翻译:

我在和嘉祐年间出生,老了仍能看到淳熙年间的景象。如今头发已白,但已不再在意,只带着春天的旗帜出去玩耍。


注释:

  • 生后: 指出生之后。
  • 至和嘉祐时: 和嘉祐是北宋时期的年号,指的是王安石变法前的一个相对安定的时期。
  • 老身犹及见淳熙: 意指自己年纪已大,仍能目睹淳熙年间的盛世。
  • 满镜星星发: 指头发花白,像点点星星一样。
  • 春幡: 春天的旗帜,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欢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0年-1269年),字君实,号澹庐,晚号洪溪,南宋诗人,政治家。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是南宋诗坛重要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天,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他虽年事已高,仍然怀有年轻的心态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在回顾自己的人生时,提到自己生于和嘉祐的年间,经历了淳熙的盛世,显示了他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尽管岁月已在他的头发上留下了白发的痕迹,但他却选择忘却这些,带着春幡,象征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春天的热爱。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通过“满镜星星发”这一形象,不仅形象地描绘了白发的样子,也传达出一种淡然处世的态度。春幡的意象则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使人感受到春天的希望与欢乐。这种对比之下,诗人似乎在告诉读者:虽然岁月无情,但心中仍需保持一份年轻的心态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生后至和嘉祐时: 表达诗人生于和嘉祐年间,暗示了一个历史时期的背景。
  • 老身犹及见淳熙: 尽管年纪已大,还能见证淳熙的辉煌,表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 都忘满镜星星发: 对白发的淡然态度,传达出一种自我解脱的心境。
  • 带了春幡便出嬉: 以春幡象征新生的希望,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修辞手法:

  • 比喻: “满镜星星发”将白发比作星星,生动形象。
  • 象征: “春幡”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传达出积极的情感基调。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积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幡: 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代表着新生与希望。
  • 星星发: 代表着时间流逝的痕迹,承载着诗人的岁月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历史时期是哪个? A. 和嘉祐
    B. 淳熙
    C. 元丰
    D. 绍兴

  2. “满镜星星发”中的“星星”象征着什么? A. 年轻
    B. 白发
    C. 明亮
    D. 春天

  3. 诗人对于白发的态度是? A. 忧伤
    B. 骄傲
    C. 淡然
    D. 难过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安石的《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 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刘克庄的乐观形成鲜明对比。
  • 王安石的《春夜喜雨》: 也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但更多的是对自然的赞美。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江南 其二 忆江南 其一 忆江南 邻园 忆江南 忆江南 忆江南 忆江南 忆别 忆江南 忆江南 忆江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虱处裻中 天锡 皿字底的字 示字旁的字 男不与女斗 膏粱纨绔 乙字旁的字 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外府 滮池水 牛字旁的字 暗箭伤人 酉字旁的字 游鱼出听 创编 函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