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10: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10:04
原文展示:
百尺危楼小雪晴,晚来闲望逼人清。 山横暮霭高还下,水隔疏林淡复明。 天际落霞千万缕,风余残角两三声。 此时此景真堪画,只恐丹青笔未精。
白话文翻译:
在百尺高的楼上,小雪后的晴天,傍晚时分悠闲地眺望,景色清新得让人心旷神怡。 山峦横亘,暮霭缭绕,高低起伏;水流隔着稀疏的林木,时而淡雅,时而明亮。 天边落霞如千万缕丝线,风中残留着两三声角鸣。 这样的景色真是美得可以入画,只怕画家的笔力还不足以精妙地描绘。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淡雅,富有哲理。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小雪晴后的傍晚,登高远望所见的美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艺术表现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邵雍晚年,当时他隐居在洛阳,过着清静的生活。诗中的“百尺危楼”可能是指他在洛阳的居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艺术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雪晴后的傍晚景色,通过“山横暮霭”、“水隔疏林”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的静谧与变幻。诗中的“落霞千万缕”和“风余残角”更是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天边的绚烂和风中的余音,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层次感。最后两句“此时此景真堪画,只恐丹青笔未精”,既表达了对美景的赞叹,也流露出对艺术表现的谦逊和自省,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之美和思考艺术表现。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艺术表现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百尺危楼”指的是什么? A. 一座很高的楼 B. 作者的居所 C. 一座古老的楼 D. 一座新建的楼
诗中的“落霞千万缕”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 A. 对美景的赞叹 B. 对艺术表现的思考 C. 对自然的敬畏 D. 对生活的感悟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