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天津幽居》

时间: 2025-05-07 07:15:26

诗句

予家洛城里,况复在天津。

日近先知晓,天低易得春。

时光优化国,景物厚幽人。

自可辞轩冕,闲中老此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5:26

原文展示:

予家洛城里,况复在天津。日近先知晓,天低易得春。时光优化国,景物厚幽人。自可辞轩冕,闲中老此身。

白话文翻译:

我住在洛阳城里,更在天津桥附近。太阳近了,天亮得早;天空低垂,春天来得容易。时光美好,国家繁荣;景色宜人,适合隐居。我可以辞去官职,在闲暇中度过余生。

注释:

  • 予家洛城里:予,我。洛城,指洛阳城。
  • 况复在天津:况复,何况。天津,指天津桥,位于洛阳。
  • 日近先知晓:日近,指太阳升起的地方近,天亮得早。
  • 天低易得春:天低,形容天空低垂,春天来得容易。
  • 时光优化国:时光美好,国家繁荣。
  • 景物厚幽人:景物宜人,适合隐居。
  • 自可辞轩冕:轩冕,指官职。辞轩冕,即辞去官职。
  • 闲中老此身:在闲暇中度过余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许多士人选择隐居以逃避政治斗争和官场的复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洛阳城中的天津桥附近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日近先知晓,天低易得春”一句,以自然景象比喻隐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而“自可辞轩冕,闲中老此身”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官职的放弃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邵雍清新自然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予家洛城里,况复在天津”:诗人首先点明自己的居住地点,强调洛阳城和天津桥的地理位置。
  • “日近先知晓,天低易得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隐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 “时光优化国,景物厚幽人”:赞美时光美好,国家繁荣,景色宜人,适合隐居。
  • “自可辞轩冕,闲中老此身”:直接表达对官职的放弃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日近先知晓”比喻隐居生活的美好和宁静。
  • 拟人:“天低易得春”赋予天空以人的情感,形容春天来得容易。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体现了诗人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日近、天低、时光、景物。
  • 详细解释:日近象征隐居生活的美好,天低象征春天来得容易,时光和景物象征国家繁荣和隐居环境的宜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近先知晓”比喻什么? A. 隐居生活的美好 B. 官场生活的复杂 C. 春天的到来 D. 国家的繁荣
  2. 诗中“自可辞轩冕”表达了什么? A. 对官职的追求 B. 对官职的放弃 C. 对隐居的厌恶 D. 对国家的忧虑
  3. 诗中“天低易得春”赋予了什么以人的情感? A. 太阳 B. 天空 C. 春天 D. 景物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美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邵雍的《天津幽居》:两者都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
  • 《王维诗集》:收录了王维的多首诗作,有助于对比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平乐·西园啼鸟 六州歌头·将军何日 六州歌头·百年忠愤 水调歌头·此日足可惜 满江红·万灶貔貅 满江红·芽鼓声中 木兰花慢·政胡尘满野 喜迁莺·平湖百亩 水龙吟·晴江衮衮东流 摸鱼儿·惜春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布衾 苦学 马足龙沙 山川震眩 单人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包含澈的词语有哪些 桃李争辉 釒字旁的字 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毛毛腾腾 见字旁的字 航天飞船 逼凑 抪覆 己字旁的字 炫服靓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