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风中柳 所居旁有竹三四竿,高出檐际,摇曳春风中,戏和竹垞。》

时间: 2025-04-28 03:28:58

诗句

只办几竿,何碍岁时餐肉。

政不须、曳萝牵木。

篱风犯竹、宵雨泻竹。

拍花腔、响鸣瑽玉。

下弦月起,半壁疏窗成幅。

伴清居、片岑补屋。

新篁笋束。

旧槐蚁伏。

问浮屠、肯来三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28:58

原文展示:

只办几竿,何碍岁时餐肉。
政不须曳萝牵木。
篱风犯竹宵雨泻竹。
拍花腔响鸣瑽玉。
下弦月起,半壁疏窗成幅。
伴清居片岑补屋。
新篁笋束。
旧槐蚁伏。
问浮屠肯来三宿。

白话文翻译:

只需几根竹子,何必担心年时的丰收与饮食。
政事不需要牵着藤萝和木头。
篱笆外的风侵袭着竹子,夜雨洒落在竹子上。
拍打花瓣的声音响起,仿佛玉石在鸣响。
下弦月升起,半壁的窗户形成了一幅画。
伴随清静的居所,几片山岚为屋子增添了情趣。
新竹笋已经束成一捆。
旧槐树下蚂蚁栖息。
问那浮屠是否愿意在此住三宿?

注释:

  • 竿:竹竿,这里指竹子。
  • 岁时:指一年中的时节,通常和丰收有关。
  • 曳萝牵木:意指不必依赖藤萝和木材,形容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 篱风犯竹:篱笆外的风侵袭竹子,描绘自然的景象。
  • 拍花腔响鸣瑽玉:用声响比喻自然的和谐美。
  • 下弦月:指月亮的形状,象征时光的变化。
  • 清居片岑:清静的居所与山岚相伴,反映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 浮屠:佛教寺庙,问其是否愿意停留三宿,表现一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饶宗颐(1905-1998),字宗颐,号梅庵,广东人,是中国著名的学者、书法家、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而富有意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饶宗颐晚年,正值其对自然与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期,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诗歌鉴赏:

《风中柳》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竹、篱、风、雨等自然元素为线索,构建出一幅春日的田园画卷。诗中的竹子不仅是自然景物,更象征着诗人的品格与志向,代表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诗的开头“只办几竿,何碍岁时餐肉”,以竹子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接着“政不须曳萝牵木”,诗人强调了不必过于依赖外物,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后面的描绘如“篱风犯竹”、“夜雨泻竹”,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拍花腔响鸣瑽玉”则运用了声音的描写,仿佛把大自然的乐曲引入诗中,使得景色更显生动。下弦月升起,窗外的景象仿佛成为一幅画,给人一种诗意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深刻理解与热爱,传达了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只办几竿,何碍岁时餐肉:仅需几根竹子,生活的丰盈不在于物质的多寡。
  2. 政不须曳萝牵木:政治和生活不必依赖外在的事物,强调内心的自由。
  3. 篱风犯竹宵雨泻竹:描绘夜晚的风与雨,增添自然的动感。
  4. 拍花腔响鸣瑽玉:声音如同乐器般美妙,展现自然的和谐美。
  5. 下弦月起,半壁疏窗成幅:月亮与窗户的结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6. 伴清居片岑补屋:清静的居所与山岚相伴,增添了生活的诗意。
  7. 新篁笋束:新竹笋的描写,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8. 旧槐蚁伏:旧槐树下的蚂蚁,反映生活的细微与生动。
  9. 问浮屠肯来三宿:向浮屠提问,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拍花腔响鸣瑽玉”比喻自然的声音。
  • 对仗:例如“篱风犯竹”、“宵雨泻竹”,形成整齐的音韵美。
  • 拟人:让自然景物具有人性化的特征,如“篱风犯竹”。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一种简朴而清新的生活态度,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物质的淡泊,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诗人的品格。
  • 篱笆:象征家庭的温暖与安全。
  • 月亮:象征孤独、宁静与哲思。
  • 雨水:象征生命的滋润与自然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只办几竿”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花
    C. 水果
    D. 木材

  2. “问浮屠肯来三宿”中的“浮屠”指什么? A. 山
    B. 佛教寺庙
    C. 河流
    D. 城市

  3. 诗人对物质的态度是? A. 追求奢华
    B. 淡泊明志
    C. 一味贪婪
    D. 忽视生活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饶宗颐的《风中柳》更强调对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与内心的平静,前者则表达出对壮丽景色的向往与豪情,二者在意境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1. 《饶宗颐诗文选》
  2. 《中国现代诗歌史》
  3. 《古诗词鉴赏方法》

相关查询

中秋次韵答太虚 临清阻雪 其一 感慨 其一 梅花三首 其一 九里山中三首 其三 送林叔大架阁上京 偶书 贾浪仙骑驴图 送无咎游金陵兼简丁仲容隐居 偶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折股为良医 風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既往 頁字旁的字 磕头如捣蒜 止字旁的字 割臂盟公 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针砭 一路风清 民极 入室升堂 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楞神 餐风吸露 巛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