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0:02
瞥眼春光,不见玉人携手。
尽平芜桃花渡口。
酽红浓粉,尽教他欺瘦。
这回来可能还有。
冷落空斋,自是长夜相守。
更荧荧灯残梦剖。
霖钤未断,客心愁添否。
知多少杜陵新酒。
一转眼春光已经到来,却没有看到那位玉人和我携手同行。
桃花渡口一片平淡,满目皆是繁茂的桃花。
那浓艳的红粉,终究只让他显得更为消瘦。
这次回来,或许还有机会再见。
冷清的空房里,毕竟是漫漫长夜相伴。
更加微弱的灯光下,残留的梦境被剖析开来。
雨声未断,客人的心情愁苦又添几分。
不知道杜陵的新酒又有多少?
俞彦,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其诗风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事感怀,情感真挚,语言优美。
《风中柳》写于春夜,作者在冷清的环境中思念心爱之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爱情的渴望。
这首诗以“春夜听雨”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忧伤的氛围。诗人通过描写春光的流逝和对爱人的思念,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开头的“瞥眼春光,不见玉人携手”,直接点出春天的来临却又缺少心爱的伴侣,形成鲜明的对比,引起读者的共鸣。接下来的“尽平芜桃花渡口”,描绘了一幅春日桃花盛开的美丽画卷,但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美景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诗中提到的“冷落空斋”,表现出一种孤寂感,长夜漫漫,只有残灯相伴,诗人似乎在与自己内心的梦境进行对话。这种意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霖钤未断,客心愁添否”,雨声未停,心中的忧愁愈加深重,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结合,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爱情的渴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夜的多重情感,既有对爱情的追忆,也有对生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孤独与对爱人的思念,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
“玉人”指的是:
A. 美人
B. 妖女
C. 神仙
D. 朋友
诗中提到的“桃花渡口”象征:
A. 寂寞
B. 美好与期待
C. 失落
D. 绝望
“霖钤未断”中的“霖”意指:
A. 雪
B. 风
C. 雨
D.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