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5: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5:20
风中柳 闲情
作者: 李雯 〔清代〕
暗锁离愁,端是楼前杨柳。
凭栏干月痕初透。
腕儿越瘦,眉儿越皱。
怕黄昏燕归时候。
粉薄香销,帘额清清依旧。
试兰汤微温豆蔻。
常垂纤手,轻披罗袖。
倚屏风夜深灯后。
全诗翻译:
心中暗藏着离愁,正是楼前那摇曳的杨柳。
我倚着栏杆,月光透过来。
手腕愈发瘦弱,眉头愈发皱紧。
害怕黄昏时,燕子归来之际。
香粉淡薄,窗帘依旧清新。
尝试兰汤,微微温暖着豆蔻。
常常垂下纤细的手,轻轻披上罗袖。
倚着屏风,夜深时灯光下独自沉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杨柳”常用于表达依依惜别的情感,象征着柔情与思念。燕子归巢的意象则常用来比喻归属与团圆。
作者介绍:
李雯,清代女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她的作品多表现女性的细腻情感与生活的无奈,风格清新而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离别的时刻,李雯可能受到了某种情感的困扰,借助自然景象与细致的生活描写,表达了她对离愁的深刻感受。
这首《风中柳 闲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暗锁离愁”便直入主题,表明了内心深处的忧愁与烦恼。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楼前杨柳”的意象,不仅营造了一个宁静的环境,也象征着柔情与离别的双重情感。
“凭栏干月痕初透”一句,诗人将月光与思绪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腕儿越瘦,眉儿越皱”的描写,诗人对自身情绪的细腻观察,让读者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心灵负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粉薄香销,帘额清清依旧”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最后几句“常垂纤手,轻披罗袖”,则展现了女性的细腻与优雅,表达出在孤独的夜晚,尽管情感复杂,依然保持着生活的优雅。
整首诗在清新婉约的风格中,流露出深厚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在动荡时代中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暗锁离愁,端是楼前杨柳。
表达了心中藏着离愁,正是眼前的杨柳触动了这种情感。
凭栏干月痕初透。
倚靠在栏杆上,月光透出,增添了孤独的氛围。
腕儿越瘦,眉儿越皱。
手腕愈发纤细,眉头愈加皱紧,表现出内心的焦虑与忧愁。
怕黄昏燕归时候。
害怕黄昏时分燕子归来,暗喻对团圆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恐惧。
粉薄香销,帘额清清依旧。
香粉渐淡,窗帘依旧清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消散。
试兰汤微温豆蔻。
试着品味兰汤,感受青春的微温,表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常垂纤手,轻披罗袖。
轻轻披上细腻的衣袖,展现生活的雅致与女性的柔美。
倚屏风夜深灯后。
在深夜灯下倚靠屏风,表现出孤独的思考与内心的沉静。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离愁的深切感受,渗透着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孤独生活的思考,最终表现出一种优雅而又无奈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昏燕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期待
B. 离愁
C. 快乐
D. 无奈
“腕儿越瘦,眉儿越皱”这句中的“腕儿”和“眉儿”主要表现了什么?
A. 身体的变化
B. 内心的忧愁
C. 自然的美丽
D. 生活的无暇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悠闲
C. 离愁与孤独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对《风中柳 闲情》的全面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深入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