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3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39:09
不弹长铗叹无车,
独倚枯筇面碧虚。
兵破乡村人住少,
火烧桥道客行疏。
云低天阔鹰呼隼,
水落溪喧獭趁鱼。
东骛西驰归未得,
明朝又是岁将除。
不再弹琴叹息没有车马,
独自倚靠着枯筇,面朝碧空。
战争摧毁了乡村,居住的人少了,
火烧过的桥道,使得过客稀疏。
云层低垂,天际辽阔,鹰在呼啸,隼也在鸣叫,
水位下降,溪水喧闹,獭儿追逐着鱼。
东奔西跑,归家却未能如愿,
明天又是新的一年将要到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兵破乡村”与当时战乱频繁的社会背景有密切关系,反映了作者对故乡遭遇战火的感慨。诗中提到的鹰和隼,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猛禽,象征着自由与生存的斗争。
作者介绍:
汪元量,字子华,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盛世,却目睹了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他的诗风格清新,常用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岁末,正值战乱之际,诗人因战乱而感到忧虑和落寞,诗中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悲观。
《岁暮过信州灵溪》是一首充满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的作品。开篇即以“不弹长铗叹无车”开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失落,既有对失去的音乐生活的叹息,也暗含了对社会动荡的感慨。接着,诗人描绘了一个因战争而凋零的乡村,表达了对故乡人烟稀少的无奈与痛心。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用“云低天阔鹰呼隼”展现了苍茫的天空与呼啸的鹰隼,带有一种野性与自由的象征,但与之相对的是水流的喧闹与獭的追逐,显示了生命在逆境中的生存状态。最后,诗人以“东骛西驰归未得”收尾,表达了归家的渴望与无奈,点明了即将迎来的新年又是一个新的开始,却无法逃避现实的困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对人事的感慨交织,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忧虑与对生命的思考,表现了对故乡、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昭示了对未来的迷茫。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对乡村衰败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归家的渴望与无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对现实困境的深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不弹长铗”的意思是:
A. 诗人不再弹琴
B. 诗人失去了一切
C. 诗人感到孤独
“兵破乡村人住少”主要表达了:
A. 乡村的美好
B. 战争对乡村的破坏
C. 人口的增加
诗的主题思想是: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乡村的怀念与忧虑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岁暮过信州灵溪》的全面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