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5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55:10
云埋浪打,想髯翁当日吟边风物。问讯江山无恙否,目断岩岩苍壁。断续惊涛,联翩游屐,好句留冰雪。焦仙醒未,为予唤起英杰。最是枨触愁心,禅天梵放,云外清笳发。扑地苍烟飞不起,海气浮空明灭。秋色西来,中原北望,天远青如发。孤光不改,多情祇有圆月。
云雾缭绕,波浪拍打着岸边,想象当年那位白须老者吟诵诗歌时的风物情景。我不禁想问:江山是否安好?目光所及,岩壁苍翠,层层叠叠。惊涛拍岸,脚步轻盈,留下的佳句仿佛在冰雪中闪耀。焦仙是否还未醒来?请你唤醒那些英杰。最让我心愁的,是那枨树触动我的心情,禅意在空中飘荡,云外传来的清笳声。扑面而来的苍烟无法飞起,海气在空中明暗交错。秋色从西方而来,我在中原北望,远空如青丝般细腻。孤独的月光不曾改变,多情的只有那圆月。
王鹏运,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以其诗词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风格隽永。
此诗写于作者对焦山自然庵的游历之际,受东坡赤壁韵的启发,结合了对历史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此首《念奴娇》以清新的自然景观和深邃的历史思考为背景,构建了一幅壮丽的江山图。开篇以“云埋浪打”引入,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朦胧的境地,接着通过“想髯翁当日吟边风物”引发对历史的回忆与思考。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勾勒出一幅历史长河中的人文景观。
诗中多次提及“江山”、“苍壁”、“英杰”,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也是对历史英雄人物的追思,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情感波动。尤其在“最是枨触愁心,禅天梵放,云外清笳发”一句中,诗人通过禅意与音乐的结合,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感,显示出诗人的高远志向与内心的挣扎。
整首诗在结构上松散却有序,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最终与孤月的情感共鸣,展现诗人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孤独与追求。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表达了诗人对江山的关切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中“云埋浪打”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静谧的湖面
b) 波涛汹涌的海面
c) 茂密的森林
d) 苍翠的山脉
“髯翁”所指为何?
a) 诗人自己
b) 历史人物
c) 自然景观
d) 传说中的神仙
诗中提到的“焦仙”主要象征什么?
a) 理想与追求
b) 历史人物
c) 自然景观
d) 诗人的忧虑
王鹏运的《念奴娇》与苏轼的《赤壁赋》都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历史的思考。王鹏运更注重于情感的细腻表达,而苏轼则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与哲理的探讨。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