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念奴娇(题曾氏溪堂)》

时间: 2025-05-09 00:18:22

诗句

王孙老去,算无地倾倒,胸中豪逸。

小筑三间便席卷,多少江山风月。

万壑回流,千峰输秀,人境成三绝。

登临佳处,鸟飞不尽空阔。

追念辋水斜川,有风流千载,渊明摩诘。

何必斯人聊一笑,俯仰今犹前日。

只恐东州,催成棠荫,又作三年别。

赏心难继,莫教孤负华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18:22

诗词名称: 念奴娇(题曾氏溪堂)

作者: 毛幵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王孙老去,算无地倾倒,胸中豪逸。小筑三间便席卷,多少江山风月。万壑回流,千峰输秀,人境成三绝。登临佳处,鸟飞不尽空阔。追念辋水斜川,有风流千载,渊明摩诘。何必斯人聊一笑,俯仰今犹前日。只恐东州,催成棠荫,又作三年别。赏心难继,莫教孤负华发。

白话文翻译:

王孙已经老去,算不出几度倾倒,心中依然充满豪情。三间小筑便可席卷多少江山风月。万山回流,千峰展现,人与自然形成三绝。登高望远,鸟儿在空中不停地飞翔。追忆辋水斜川,风流人物千载,陶渊明和王摩诘。何必与这些人聊一笑,俯首仰望如今仍是昔日的景象。只恐东州的春光,会催生棠荫,再度与我分别三年。赏心的时光难以继续,不要让自己辜负了白发苍苍的年纪。

注释:

  • 王孙:指年轻的贵族或士子。这里可以引申为年轻时光的流逝。
  • 倾倒:倾心、倾慕的意思。
  • 小筑:指简陋的小房子。
  • 江山风月:自然的景色与人文的情怀。
  • 万壑:形容山谷众多。
  • 三绝:指人与自然的绝妙结合。
  • 辋水斜川:指古代的名胜地,象征美好的回忆。
  • 渊明摩诘:指陶渊明和王维,两位著名的诗人,象征风雅和才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幵(约1042-1099),字子云,号白石,宋代著名词人,擅长填词,风格多为清新俊逸,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题写在曾氏溪堂,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自然景色的沉思,同时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念奴娇(题曾氏溪堂)》是一首充满感慨的古词,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美。诗中反复出现的“老去”“别离”让人感受到强烈的时间流逝感,尤其是“只恐东州,催成棠荫”的句子,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与不安。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限的怀念。开头几句以“王孙老去,算无地倾倒”引入,直接点明了时间的无情与人的孤独感,随之而来的“胸中豪逸”则又表露出一种不屈的精神,展现了作者不甘沉沦的态度。

赏心的时光与白发苍苍的老年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这段时光里,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有对未来的无奈。结尾的“莫教孤负华发”更是强调了珍惜当下、把握时光的重要性,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王孙老去,算无地倾倒,胸中豪逸:表明了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豪情。
  2. 小筑三间便席卷,多少江山风月:小小的住所也能容纳无限的情怀与美景。
  3. 万壑回流,千峰输秀,人境成三绝:描绘自然景观的壮丽,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
  4. 登临佳处,鸟飞不尽空阔:强调了视野的开阔和心灵的自由。
  5. 追念辋水斜川,有风流千载,渊明摩诘:回忆美好时光,提及历史上著名的风流人物。
  6. 何必斯人聊一笑,俯仰今犹前日:感慨人事变迁,昔日的情景依旧。
  7. 只恐东州,催成棠荫,又作三年别:对未来的担忧,渴望珍惜当下。
  8. 赏心难继,莫教孤负华发:提醒自己珍惜时光,不要辜负年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生经历相结合,增强诗的情感。
  • 排比:通过“万壑”“千峰”的排比,增强诗的气势与情感。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强调了珍惜当下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对友谊和人情的深切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孙:代表年轻与失去。
  • 小筑:象征归属感与温暖。
  • 万壑千峰:自然的壮丽与浩瀚。
  • 鸟飞: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 华发:岁月的流逝与成熟的智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孙”指的是什么? A. 年轻的贵族 B. 诗人 C. 自然景观
    答案:A

  2. “何必斯人聊一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怀念 B. 不屑 C. 期待
    答案:B

  3. 诗中“只恐东州”是什么意思? A. 期待春天 B. 担心未来的别离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对自由与生命的热爱,但李白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 《水调歌头》:苏轼在表达对兄弟的思念时,加入了更多的历史感与哲理,体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代诗词选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有怀昌谷老梅再次晦父韵兼赠仲元弟 蜀海棠 九日遣兴 故丞相忠定赵沂公挽章三首 馀干史子固本知县趋朝便舟见访以四绝句叙旧 送赵侍朗被召 奉陪黄帅机访问元夕战场归途见人家园池花木 朔日迎客这章诸贤多有和者使君再赋仍次韵以 祁门道中即事 知县次韵来复寄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习慢 生字旁的字 止于至善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黽字旁的字 痛愤 包含概的成语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兀字旁的字 木结尾的成语 通侠 玉塞 包含挣的词语有哪些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女字旁的字 长啜大嚼 豸字旁的字 虚心平意 蛙鸣鸱叫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