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卜算子 其四 多事》

时间: 2025-04-26 02:56:34

诗句

归咎古名家,指鹿当为马。

马鹿何须有定名,多事由人者。

愚智共荒丘,台榭余残瓦。

如此江山万古存,吊古何为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6:34

原文展示:

归咎古名家,指鹿当为马。
马鹿何须有定名,多事由人者。
愚智共荒丘,台榭余残瓦。
如此江山万古存,吊古何为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批判,认为将古代的名家归咎于现在的事情,就像把鹿当作马一样荒唐。马和鹿的名称并没有必要固定,很多事情的纷争都是由人来制造的。即便是愚蠢和聪明的人都在荒凉的丘陵上徘徊,昔日的台榭只剩下残瓦。在如此广袤的江山中,千古仍然存在,追悼古人又有什么意义呢?

注释:

  • 归咎:指把责任归到某人或某事上。
  • 古名家:指古代的名人或著作。
  • 指鹿为马:出自《史记》,指的是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 多事由人者:许多事情的复杂与纷争都是由人造成的。
  • 愚智:指愚笨与聪明的人。
  • 荒丘:指荒凉的山丘,象征失落与无知。
  • 台榭:指古代的楼台、亭阁,象征繁华的过往。
  • 吊古:追悼古人或古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绮,现代诗人,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常通过古典诗词的形式表达对现状的思考和批判,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时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与不满,尤其是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误解与曲解的批评。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 其四 多事》通过对古代名家和历史事件的反思,表达了对当代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诗中“指鹿为马”的比喻,生动地揭示了在历史叙述中常常存在的扭曲与误解,提醒我们要理性看待历史。诗人通过“愚智共荒丘”的描绘,表达了无论是愚蠢还是聪明的人在面对历史时,都无法逃避现实的无奈。整首诗在对古代的追忆中,透出一种对当今社会的忧虑与思考,既有对历史的敬畏,也有对现实的批判。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归咎古名家,指鹿当为马”:批评人们将历史的责任归咎于古代名家,指责这种行为的荒谬。
    • “马鹿何须有定名,多事由人者”:强调名称的固定性无关紧要,许多问题是人为造成的。
    • “愚智共荒丘,台榭余残瓦”:描绘愚与智在荒凉中无所作为,古代的辉煌已不复存在。
    • “如此江山万古存,吊古何为也”:即便江山万古长存,追悼古人又有何意义?
  • 修辞手法

    • 比喻:“指鹿为马”用来形象地说明扭曲事实的荒谬。
    • 对仗:“愚智”与“荒丘”形成对比,强调人们的无知与历史的沉重。
  • 主题思想:诗歌揭示了历史与现实之间的错位关系,反思人们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追悼的意义。

意象分析:

  • 古名家:象征历史的智慧和过往的辉煌。
  • 马鹿:象征事物本质的混淆和认知的误区。
  • 台榭与残瓦:代表历史的遗存与繁华的衰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指鹿为马”出自哪个历史典故?

    • A. 《左传》
    • B. 《史记》
    • C. 《论语》
  2. 诗中“愚智共荒丘”是指什么?

    • A. 聪明与愚蠢的人都在荒凉的地方徘徊
    • B. 只有愚蠢的人在荒丘上
    • C. 只有聪明的人在荒丘上
  3.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对古代名人的赞美
    • B. 对历史的批判与反思
    • C. 对江山的歌颂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的豪情与对历史的无奈,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 《春望》:同样反映对国家和历史的忧虑,但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与国家的命运。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古典诗词鉴赏词典》
  • 《黄绮诗集》

相关查询

洞仙歌 冬至夜,书所见 洞仙歌 洞仙歌 题易安填词图 洞仙歌四首 其一 洞仙歌 壬子苏城元夕 洞仙歌 题魏佩芬世妹“花雪婵娟图” 洞仙歌 用坡公韵 洞仙歌五首 其五 洞仙歌·丁香橄榄 洞仙歌 赠潘季子花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说不得 另有洞天 水土不服 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苦不可言 釒字旁的字 书结尾的成语 打料 自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兀字旁的字 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忙投急趁 米字旁的字 耳池 神武挂冠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簇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