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乌江道中闻杜鹃有感》

时间: 2025-04-21 04:44:19

诗句

麻叶蓬蓬小麦肥,杨花风里杜鹃啼。

故园尚阻归来赋,惭愧东坡雨一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4:44:19

原文展示:

麻叶蓬蓬小麦肥,杨花风里杜鹃啼。故园尚阻归来赋,惭愧东坡雨一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麦子丰收的景象,麻叶繁茂,杨花随风飘舞,杜鹃在树上悲鸣。诗人因为故乡的阻隔而无法回去写诗,心中感到惭愧,想起东坡(苏轼)在雨中犁地的情景。

注释:

  • 麻叶:指麻植物的叶子,形容生长茂盛。
  • 蓬蓬:形容茂密的样子。
  • 小麦肥:形容小麦生长得很好,丰收在望。
  • 杨花:指杨树的花絮,春天随风飘舞。
  • 杜鹃:一种鸟,鸣叫声悲切,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
  • 故园:故乡。
  • 阻归:阻碍归乡的路途。
  • 惭愧:感到羞愧。
  • 东坡:指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因其雨中犁田的故事而被提及。

典故解析:

“东坡雨一犁”提到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画家。他在一场大雨中依然在田间劳作,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此典故用来对比诗人的惭愧,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之道,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及自然景象,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诗人行旅途中所作,面对自然的美景及对故乡的思念,情感交织,产生了诗歌的灵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利用了自然景象来反映诗人的内心感受,开篇以“麻叶蓬蓬小麦肥”描绘了丰收的景象,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画面。接着“杨花风里杜鹃啼”则引入了情感的转折,杜鹃的悲鸣与杨花的飘荡形成对比,暗示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无奈。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表达了对苏轼的敬佩与自愧不如,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既欣喜又忧伤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麻叶蓬蓬小麦肥”:描绘丰收的田野,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 “杨花风里杜鹃啼”:通过杜鹃的啼鸣,表现思乡之情,增添了一丝忧伤。
    • “故园尚阻归来赋”:表达因路途遥远而无法返回故乡的无奈。
    • “惭愧东坡雨一犁”:提到苏轼的勤劳,对比自己的惭愧,反映出对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感慨。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麻叶蓬蓬”与“小麦肥”,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杜鹃的啼鸣赋予了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表达的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思乡之情与对生活的感悟而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对劳动的敬重。

意象分析:

  • 麻叶:象征着生命力与繁荣。
  • 杜鹃:常用作思乡或哀叹的象征,代表着离愁别绪。
  • 故园:寄托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杨花风里杜鹃啼”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愁苦
    • C. 自豪
    • D. 无所谓
  2. “惭愧东坡雨一犁”中的“东坡”指的是谁?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 D. 白居易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王之道与苏轼在思乡情感上的表达有相似之处,但王之道更侧重于自然与心情的结合,而苏轼则常常通过历史与人事的对比来深化主题。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他乡 君家诚易知曲 早起二首 自上元后闲作五首 离黄州 秋雨二首 次韵寄赵伯坚二首 其二 题史院直舍鱼鹭屏 深春 春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儿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手无缚鸡之力 鸮心鸝舌 竹祖 优柔失断 青琐郎 馬字旁的字 率尔成章 麥字旁的字 劳动力价值 遣词措意 陷本 尣字旁的字 鼎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