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天宝歌和魏定公文次韵》

时间: 2025-04-30 17:07:20

诗句

连昌宫中马为乐,一时舞马黄金络。

君王养欲臣养文,忠鲠漫多宁救药。

嗷嗷万国风中船,樯倾柂坏夫何言。

潼关莫拒范阳贼,伤哉天厩空连钱。

翠华西去遥指蜀,应念霓裳旧家曲。

六军敢怒谁敢呵,马足空污太真肉。

始皇布漆徒坚城,元海斩木徒轻兵。

驱鱼驱雀强鸇獭,乃使后世蒙佳声。

乱离每忆升平日,忽对新诗重嗟泣。

望仙花草自春秋,怊怅六龙归未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07:20

原文展示

天宝歌和魏定公文次韵
作者: 王之道 〔宋代〕

连昌宫中马为乐,一时舞马黄金络。
君王养欲臣养文,忠鲠漫多宁救药。
嗷嗷万国风中船,樯倾柂坏夫何言。
潼关莫拒范阳贼,伤哉天厩空连钱。
翠华西去遥指蜀,应念霓裳旧家曲。
六军敢怒谁敢呵,马足空污太真肉。
始皇布漆徒坚城,元海斩木徒轻兵。
驱鱼驱雀强鸇獭,乃使后世蒙佳声。
乱离每忆升平日,忽对新诗重嗟泣。
望仙花草自春秋,怊怅六龙归未得。

白话文翻译

在连昌宫中,马儿为乐,黄金马具舞动时光;
君王只顾享乐,臣子却在研习文才,忠诚的人多得无用。
在风中呜咽的万国船只,船桅倾斜,船体破损,何必再说什么。
潼关不应拒绝范阳贼,哀伤啊,天厩空空如也,连钱财都失去了。
翠华西去,遥指蜀地,应该想念霓裳舞的旧曲。
六军敢怒又敢叱,马蹄空荡,真肉无存。
始皇只是在城墙上涂漆,元海的斩木也是空谈轻兵。
驱赶鱼鸟,强捕鸇獭,才让后世得到美名。
每当动乱,便想起昔日的太平,忽然面对新诗,重又叹息。
望仙花草,任其春秋,怅惘啊,六龙归来依旧未能得手。

注释

字词注释

  1. 连昌宫:古代宫殿名,与欢乐相关。
  2. 舞马:指舞蹈的马,表现皇宫的奢华和娱乐。
  3. 忠鲠:忠诚而刚直的人。
  4. 嗷嗷:形容悲伤或哀嚎的声音。
  5. 潼关:古代著名的关口,在历史上曾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6. 翠华:指华丽的车马,象征繁华的生活。
  7. 六军:指古代的军队。
  8. 始皇:指秦始皇,强调其统治的强大和威严。
  9. 元海:元代的海,象征轻松的战斗。
  10. 鸇獭:一种鸟类,象征被迫捕捉的对象。
  11. 六龙:传说中象征祥瑞的龙,借以表达对和平的向往。

典故解析

  1. 始皇布漆徒坚城:历史上,秦始皇的城墙虽坚固,但仍无法保障国家的安全。
  2. 范阳贼:指历史上贼寇的入侵,反映动荡的现实。
  3. 霓裳旧家曲:指古代的舞曲,象征昔日的繁华与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时事的敏锐观察而著称。其诗风格多变,既有豪放,又有婉约,擅长借古喻今。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王之道对国家时局的感慨之时,表达了对盛世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折射出诗人对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天宝歌和魏定公文次韵》通过描绘连昌宫中奢侈的场景与万国船只的悲哀,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动荡与人心失落的深切忧虑。诗的开头以“连昌宫中马为乐”引出奢华的宫廷生活,然而接下来的句子却转向对忠诚与文才的无奈,显示出君王对文人的冷漠与对权力的依赖。

通过意象“嗷嗷万国风中船”,诗人用船只倾斜的形象传达了国家的风雨飘摇,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潼关的提及更是强化了对战乱的反思,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渴望与追忆。

诗中“翠华西去遥指蜀”呼应了对繁华往昔的惋惜,而“六军敢怒谁敢呵”则体现出当时社会的无力感,暗示即使有军队也无法改变动荡局面。最后几句更是从个人情感出发,抒发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在内容上层层递进,通过对比与反思,表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盛世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批判,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连昌宫中马为乐:描绘宫廷中的马舞表演,体现奢华。
  2. 君王养欲臣养文:反映君王的奢侈与臣子的无奈。
  3. 忠鲠漫多宁救药:忠诚的人虽多,却无法改变现状。
  4. 嗷嗷万国风中船:国家动荡,万国船只呜咽,暗示社会动荡。
  5. 潼关莫拒范阳贼:不应闭关锁国,反映历史教训。
  6. 伤哉天厩空连钱:哀叹国家财富的流失与破败。
  7. 翠华西去遥指蜀:回忆昔日繁华,指向蜀地。
  8. 六军敢怒谁敢呵:军队虽多,但无力改变现状。
  9. 马足空污太真肉:暗示战争对生命的摧残。
  10. 始皇布漆徒坚城:强调秦始皇的城墙虽坚但无用。
  11. 元海斩木徒轻兵:元代的军事轻视,表达对战争的无奈。
  12. 驱鱼驱雀强鸇獭:象征强权对弱者的压迫。
  13. 乃使后世蒙佳声:即使这样,后世仍然铭记。
  14. 乱离每忆升平日:在动乱中对太平时期的怀念。
  15. 忽对新诗重嗟泣:面对新诗又感到悲伤。
  16. 望仙花草自春秋:花草的变化,象征时间流逝。
  17. 怊怅六龙归未得:表达对和平的渴望仍未实现。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如“忠鲠漫多宁救药”与“嗷嗷万国风中船”。
  • 比喻:用“连昌宫中马为乐”比喻奢华生活,反衬现实的动荡。
  • 象征:六龙象征祥瑞,表现对和平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国家的动荡与对太平盛世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忧虑,情感深刻而真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奢华与欢乐,反映宫廷生活。
  2. :象征国家的命运与无奈。
  3. 翠华:代表昔日的繁华与文化。
  4. 六军:象征国家的力量与无力。
  5. 花草: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6. 六龙:表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连昌宫”象征什么?

    • A. 奢华的宫廷
    • B. 战争的场所
    • C. 乡村的田园
  2. 诗人对历史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怀念过去的盛世
    • B. 赞美当下的生活
    • C. 忽视历史的教训
  3. 诗中“六军敢怒谁敢呵”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对军队的信心
    • B. 对现状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望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望》 - 杜甫:描绘国破家亡的感慨,与本诗相似。
  2. 《长恨歌》 - 白居易:对昔日繁华的怀念,情感深沉。
  3. 《登高》 - 杜甫:表达对时局的忧虑,情感共鸣。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天宝歌》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无奈,两者都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深切思考,但《春望》更聚焦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天宝歌》则更强调历史的反思与社会的现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大观》
  3. 《王之道诗文集》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天宝歌和魏定公文次韵》的内涵与艺术价值。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子瞻和陶渊明杂诗十一首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其二十六 野人庐 次韵子瞻游甘露寺 题南康太守宅五老亭 次韵答孔武仲 筠州二咏其一牛尾狸 次韵子瞻和渊明饮酒二十首 和王晋卿都尉荼蘼二绝句 其二 次韵张恕戏王巩〈去岁此日大雪,仆醉定国东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劝农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岁不我与 孔席不暖 包含易的成语 倚劝 外套 母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纤毫无爽 郁郁桓桓 鬼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有益 穷追 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亠字旁的字 治不忘乱 宵狐之腋 包含容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邮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