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8:3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8:32:19
《鹊桥仙·小照》
作者:曾廉(清代)
当时风度,珠冠玉佩,渭上行官寓省。
便将七尺活埋来,埋不到梦中浮梗。
哑然一笑,频年落拓,那不遭人齿冷。
满头霜雪识为谁,是影外依微残影。
当年风采依旧,头戴珠冠,身佩玉饰,在渭水之上,官府的寓所中。
我将自己七尺的生命活埋,竟然埋不到梦中那浮动的幽影。
无奈一笑,多年来的落魄,谁又不曾遭受冷眼相待?
满头白发又是谁的呢?只是影子外微弱的残影。
作者介绍:曾廉,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词写作于清代中期,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常使得诗人感慨万千,表达了对往昔风华的追忆与人生落魄的无奈。
《鹊桥仙·小照》是一首充满感伤和哲思的词作。开篇以“当时风度,珠冠玉佩”描绘了一个意气风发、风华绝代的青年形象,反差于后文的落魄与无奈,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追忆过去的同时,深感时光荏苒,岁月无情。通过“便将七尺活埋来”一句,表达了对生命的无奈与无力感,生与死、梦与现实之间的模糊界限,令人深思。
“哑然一笑,频年落拓”,诗人以微笑掩饰内心的苦涩,表现出面对生活的坚韧与无奈。接下来的“那不遭人齿冷”,则是对人情冷暖的深刻感悟,人生如梦,谁又能逃脱被世人冷眼相待的命运呢?最后一句“是影外依微残影”则以隐喻方式,表达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虽然只剩下微弱的影像,却依然在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整首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折射出对社会人情冷暖的观察,字里行间透出深深的无奈与感伤,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往昔的追忆,探讨生命的无常和人情的冷暖,结合个人经历,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珠冠玉佩”形容的是:
A. 生活贫困
B. 华丽的装饰
C. 年龄的增加
D. 失落的职业
诗中提到的“七尺”指的是:
A. 身高
B. 生命
C. 时间
D. 梦想
“那不遭人齿冷”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人情冷暖
B. 生活的美好
C. 友谊的珍贵
D. 家庭的温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曾廉的《鹊桥仙·小照》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涉及到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二者都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意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不同之处在于,曾廉更偏向于哲理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与生活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