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0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06:59
千里故乡,六年华屋,匆匆一别俱休。
黄发垂髫,飘零常在中流。
渌江风物春来好,有垂杨时拂行舟。
惹离愁,碧水青山,错认杭州。
而今虽报空前捷,只江南佳丽,已变荒丘。
春到西湖,应闻鬼哭啾啾。
河山自有重光日,奈离魂欲返无由。
恨悠悠,誓扫匈奴,雪此冤仇。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千里之外的故乡在六年的光阴中已然变得陌生,匆匆离去后再无回头。诗中提到黄发垂髫,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阶段,渔舟荡漾在渌江的美景中,春风拂面,却也惹起心中离愁,误将碧水青山错认作杭州。虽然如今取得了一些成就,却发现江南的美景已经变为荒丘,春天来临时,仿佛能听到鬼哭声回荡在西湖之畔。河山终有重光的日子,但离魂却无处可归,心中仇恨依然难以释怀,誓言要扫除敌人,报此冤仇。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字子恺,号雪岑,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散文家、作曲家和诗人。他的创作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融入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丰子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与对战争、历史变迁的感慨交织之时。时代背景下,国破家亡的情绪深深影响了诗人的创作,使得这首诗流露出浓厚的忧国忧民之情。
丰子恺的《高阳台 渌江舟中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所描绘的江南春景,与作者的离愁别绪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美景中的孤寂感。开篇的“千里故乡,六年华屋”,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空间的遥远,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伤感。
而“黄发垂髫,飘零常在中流”更是将人生的不同阶段与离别的情感巧妙结合,强调了人在时间长河中的脆弱与无奈。随着诗句的推进,读者能感受到江南的美丽与荒凉交织的景象,“碧水青山,错认杭州”是对美好记忆的怀念与现实的失落之间的冲突。诗人在取得了一定成就后,内心的空虚和对故乡的怀念愈发强烈。
最后,诗中提到的“恨悠悠,誓扫匈奴,雪此冤仇”则是一种激愤的情绪,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民族仇恨的宣泄,充满了悲壮和豪情。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融入了深切的思考与情感,显示了丰子恺作为诗人的深厚造诣。
整首诗通过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诗中的自然意象与人情感交融,展现了丰子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许。
诗中提到的“千里故乡”指的是哪里?
“惹离愁”中的“离愁”指的是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春到西湖,应闻鬼哭啾啾”表明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