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4:3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4:33:40
他乡作客,每到春来愁如织。
怕上层楼,柳暗花明处处愁。
伤心春色,独自垂帘长寂寂。
多事黄莺,百啭高枝梦不成。
在他乡做客,每到春天来临时,愁绪就像织成的布一样繁杂。
我害怕登上高楼,柳树阴暗、花朵明亮的地方,处处都让我感到愁苦。
看着春天的美色,独自垂帘,长时间感到寂寞。
多事的黄莺在高枝上啼鸣,百转千回的梦却无法实现。
诗中并未直接涉及历史典故,但通过“黄莺”的意象,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字子恺,是近现代著名的画家、作家和音乐家。他的创作风格独特,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人生百态,作品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
这首《减兰》创作于丰子恺流亡期间,表达了他身处他乡的愁苦和对故乡的思念。春天的到来让他既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又因孤独而倍感凄凉。
《减兰》是一首充满愁绪的作品,丰子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在他乡春天到来时的复杂情感。诗中“愁如织”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他内心的愁苦,而“怕上层楼”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对未知和孤独的恐惧。诗人对春色的感觉并不单纯是欣赏,更多的是一种伤感,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无奈与失落。
“多事黄莺”的出现,让整首诗的情感更为复杂。黄莺的鸣叫代表了春天的生机,却也与诗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丰子恺在诗中巧妙地运用了意象,通过春天的美景和黄莺的鸣叫,反衬出他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令人感同身受。
他乡作客,每到春来愁如织。
怕上层楼,柳暗花明处处愁。
伤心春色,独自垂帘长寂寂。
多事黄莺,百啭高枝梦不成。
全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对生命美好与个人孤独的深刻思考,突显了人的情感在美好事物面前的脆弱和无奈。
诗中“愁如织”是什么意思?
A. 愁苦繁杂
B. 愁苦单一
C. 愁苦轻松
诗人“怕上层楼”的原因是什么?
A. 害怕高处
B. 害怕看到美景
C. 害怕孤独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李白的作品更多体现了豪放与开阔的情感,而丰子恺的《减兰》则更为细腻、内敛,展现了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