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7:52
横溪堂春晓二首
田塍常满雨常余,绿遍溪南我独无。
珍重天公不遗物,也分余润到昌蒲。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田埂上常年积满雨水,溪南的地方绿意盎然,唯独我这里却没有。希望天公能够珍惜这大自然的恩惠,让雨水也滋润到昌蒲上。
虞似良,字不详,生活在宋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景象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雨水的期待及对自然生机的向往。在当时,农耕社会对雨水的渴望是非常迫切的,因此诗中流露出一种对自然恩赐的珍重和感慨。
《横溪堂春晓二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诗人在田埂上看到满满的雨水,感受到溪南的绿意,却独自一人感到缺乏。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自然的丰饶,也流露出诗人的孤独感与对自然恩惠的渴望。诗中“珍重天公不遗物”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上天的感激之情,渴望雨水能够惠及到每一寸土地,尤其是昌蒲这样的植物,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洁而有力,意象鲜明,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诗人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反映了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生命的热爱。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同时也引发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珍惜与感慨,流露出一种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切理解和热爱。诗人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丝孤独与缺失,反映出人对自然的渴望和依赖。
诗中“田塍常满雨常余”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诗人对“天公”的态度是?
“绿遍溪南我独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对比虞似良的《横溪堂春晓二首》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生机,但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战乱下的忧愁与无奈,而虞似良则是在春天的美好中感受孤独与渴望。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活境遇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