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横溪堂春晓二首》

时间: 2025-05-02 05:47:52

诗句

田塍常满雨常余,绿遍溪南我独无。

珍重天公不遗物,也分余润到昌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7:52

原文展示

横溪堂春晓二首
田塍常满雨常余,绿遍溪南我独无。
珍重天公不遗物,也分余润到昌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田埂上常年积满雨水,溪南的地方绿意盎然,唯独我这里却没有。希望天公能够珍惜这大自然的恩惠,让雨水也滋润到昌蒲上。


注释

  • 田塍:田间的埂,分隔田地的土堆。
  • 常满雨常余:形容田埂上常常有雨水积存。
  • 绿遍溪南:溪水南边的地方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 珍重天公:希望上天能够珍惜自然的恩赐。
  • 昌蒲:一种水生植物,常生于湿地,象征着丰盛的自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虞似良,字不详,生活在宋代,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景象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雨水的期待及对自然生机的向往。在当时,农耕社会对雨水的渴望是非常迫切的,因此诗中流露出一种对自然恩赐的珍重和感慨。


诗歌鉴赏

《横溪堂春晓二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诗人在田埂上看到满满的雨水,感受到溪南的绿意,却独自一人感到缺乏。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自然的丰饶,也流露出诗人的孤独感与对自然恩惠的渴望。诗中“珍重天公不遗物”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上天的感激之情,渴望雨水能够惠及到每一寸土地,尤其是昌蒲这样的植物,象征着丰收与希望。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洁而有力,意象鲜明,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诗人通过对田园风光的描绘,反映了对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生命的热爱。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同时也引发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田塍常满雨常余:描绘春季的田野,雨水浸润,田埂上积水常在。
  • 绿遍溪南我独无:对比自己所处的环境,尽管周围绿意盎然,自己却感到缺失。
  • 珍重天公不遗物:强调对自然恩赐的珍惜,表达对上天的感激与期盼。
  • 也分余润到昌蒲:希望雨水能够滋润到每一处,包括昌蒲。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田塍常满雨常余”与“绿遍溪南我独无”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天公”拟人化,表达对自然的尊重和期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珍惜与感慨,流露出一种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切理解和热爱。诗人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一丝孤独与缺失,反映出人对自然的渴望和依赖。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田塍:象征着农耕与丰收,代表着辛勤劳作的结果。
  • 溪南:传达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繁荣。
  • 昌蒲:水生植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着自然的恩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田塍常满雨常余”描绘了什么样的自然景象?

    • A. 干旱的田野
    • B. 湿润的田野
    • C. 冬天的景象
  2. 诗人对“天公”的态度是?

    • A. 愤怒
    • B. 感激与期待
    • C. 无所谓
  3. “绿遍溪南我独无”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孤独与缺失
    • B. 快乐与满足
    • C. 忧愁与失落

答案

  1. B. 湿润的田野
  2. B. 感激与期待
  3. A. 孤独与缺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鸟鸣涧》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虞似良的《横溪堂春晓二首》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生机,但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战乱下的忧愁与无奈,而虞似良则是在春天的美好中感受孤独与渴望。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的生活境遇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虞似良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铨曹署中四咏和云麓作·吴文定公手植双藤在大堂后即今藤花厅也 柏枧山顶望仙人台同观湖先生 江上望九华山慨焉有感 复柬方位伯 喜半公归自新都柬寄索画 喜晤彭躬庵先生即送归 送姜学在归吴门 雪中家从叔瞿山过饮山居 题赠宛津庵澹生上人 试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织的词语有哪些 秃宝盖的字 目秀眉清 绿头鸭 怏怏不悦 软棉 茶楼 麥字旁的字 通索 咖啡厅 亠字旁的字 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竹字头的字 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深情厚意 色厉内荏 鞭辟近里 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