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16 13:10:35
原文展示:
大龙湫
赵师秀 〔宋代〕
一派落虚空,如何画得同。
高风吹作雨,低日射成虹。
西域书曾说,先朝路始通。
或言龙已去,幽处别为宫。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股水流从虚空中落下,如何能画得一模一样。高处的风吹动水流变成雨,低处的阳光照射下形成彩虹。西域的书籍曾经提到,先朝时期这条路才开始通行。有人说龙已经离开,在幽深的地方另建了宫殿。
注释:
字词注释:
- 派:指水流。
- 虚空:指天空。
- 高风:指高处的风。
- 低日:指低处的阳光。
- 西域书:指西域的书籍。
- 先朝:指前朝。
- 或言:有人说。
- 幽处:指幽深的地方。
典故解析:
- 西域书曾说,先朝路始通:可能指的是历史上西域与中原的交通路线,如丝绸之路的开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游览大龙湫时所作,通过描绘大龙湫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大龙湫的壮丽景色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精炼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美景的变幻莫测。首两句以“一派落虚空”形容水流的壮观,接着用“高风吹作雨,低日射成虹”描绘了水流在不同环境下的变化,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后两句则通过历史典故,暗示了景点的历史渊源和变迁,增添了诗歌的深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派落虚空:形容水流从高处落下,如同从虚空中来。
- 如何画得同:表达了水流美景难以用画笔完全描绘的感叹。
- 高风吹作雨:高处的风吹动水流,使其变成雨状。
- 低日射成虹:低处的阳光照射下,水流形成彩虹。
- 西域书曾说,先朝路始通:提到西域书籍中记载的历史,暗示了景点的历史渊源。
- 或言龙已去,幽处别为宫:有人说龙已经离开,在幽深的地方另建了宫殿,增添了神秘色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高风吹作雨”和“低日射成虹”,通过比喻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水流的变化。
- 对仗:如“高风”对“低日”,“吹作雨”对“射成虹”,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大龙湫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虚空:象征着高远和无限。
- 高风:象征着力量和变化。
- 低日:象征着温暖和希望。
- 虹:象征着美丽和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一派落虚空”形容的是什么?
A. 风 B. 水流 C. 雨 D. 虹
- “高风吹作雨”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提到的“西域书”可能指的是什么?
A. 历史书籍 B. 地理书籍 C. 神话书籍 D. 文学书籍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色。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宁静的景色,与大龙湫的壮丽形成对比。
诗词对比:
- 李白《望庐山瀑布》与赵师秀《大龙湫》:两者都描绘了瀑布的壮观,但李白更注重瀑布的动态美,而赵师秀则更注重瀑布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宋诗鉴赏辞典》
- 《丝绸之路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