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子夜四时歌 其十》

时间: 2025-04-29 13:26:47

诗句

郁蒸仲暑月,长啸北湖边。

芙蓉始结叶,抛艳未成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6:47

原文展示

子夜四时歌 其十
郁蒸仲暑月,长啸北湖边。
芙蓉始结叶,抛艳未成莲。


白话文翻译

在暑气蒸腾的仲夏,
我在北湖边长声呼啸。
芙蓉花刚刚开始长出叶子,
娇艳的花朵尚未完全开放。


注释

  • 郁蒸:形容炎热和湿气重的天气。
  • 仲暑:指农历六月,正值夏季的中间时节。
  • 长啸:高声吟唱或呼喊。
  • 芙蓉:即荷花,古人常用其象征美丽。
  • 抛艳:指花朵刚刚露出娇艳的色彩。
  • 未成莲:未能完全绽放的莲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子夜四时歌》为魏晋时期的佚名作品,反映了当时诗歌的风格特征,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仲夏之际,表达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季对自然的观察和感受,体现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捕捉。


诗歌鉴赏

《子夜四时歌 其十》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仲夏时节的自然景观,表现了诗人对夏日环境的深切感受。开头的“郁蒸仲暑月”描绘了炽热的气候,给人一种沉重而压迫的感觉。此时,诗人似乎在北湖边自由自在地吟唱,长啸声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感叹。

接下来的“芙蓉始结叶”,则将视线转向湖边的植物。芙蓉(荷花)作为夏季的代表花卉,象征着纯洁与美丽。诗中提到“抛艳未成莲”,不仅表达了荷花尚未完全绽放的状态,也暗含了一种期待与希望,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

整首诗通过对夏日炎热和荷花生长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热烈。诗人在仲夏的时光中,既有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有对生命的感悟。诗中所蕴含的自然美与生命力,令人在阅读时感受到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郁蒸仲暑月:描写夏日的炎热,诗人感受到空气的沉闷与湿润。
  2. 长啸北湖边:诗人站在北湖边,声音穿透寂静,体现了对自然的热情与个性的表达。
  3. 芙蓉始结叶:荷花刚开始长出叶子,象征着生命的开始与新生。
  4. 抛艳未成莲:荷花尚未完全开放,暗示着尚未成熟的美,表达出一种期待之情。

修辞手法

  • 对偶:诗句“郁蒸仲暑月,长啸北湖边”中,前后两句形成对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抛艳”表现花朵的娇美,赋予了自然物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仲夏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命和美的期待,传达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仲暑:象征炎热,代表着生命的旺盛。
  • 北湖:自然环境的象征,寄托着诗人的情感与思绪。
  • 芙蓉:作为美的象征,代表着纯洁、优雅与生命的蓬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郁蒸仲暑月”中的“郁蒸”最主要的意思是: A. 忧愁
    B. 炎热
    C. 湿润

  2. 诗中提到的“芙蓉”指的是: A. 菊花
    B. 荷花
    C. 玫瑰

  3. “抛艳未成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绝望
    B. 期待
    C. 愤怒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下独酌》 李白

诗词对比

《静夜思》与《子夜四时歌 其十》均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前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后者则是对夏日生命力的赞美,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魏晋南北朝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诗经与楚辞的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宿望湖楼再和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 玉盘盂,并引 其一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无言亭 次韵叶致远见赠 渔父·渔父饮 喜刘景文至 自笑(〔一题:试笔〕) 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 次韵答舒教授观余所藏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弋字旁的字 流言流说 三闹 进退维谷 耳刀旁的字 通险畅机 总期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幸脱 双人旁的字 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字头的字 威弧 鹿字旁的字 海不波溢 无关大体 包含痕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