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5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53:06
本来真性体,虚空遍界圆明现。情尘掩翳心珠暗。溺重渊灵光不昧,一点煇煌元非远。扫浮云万象无遮碍,天心见。野花啼乌,閒中舒卷。看沧海桑田几清浅。衰荣代谢常消息,尽愁山苦海,流浪难转。猛省来乾坤总妙玄。松筠畔寂寞细玩真源。曹溪路口无阴树,非法非禅。直待一阳生,坎光腾如波捲。谁会取静饮刀圭浮虑遣。视无形,听无声,言毋辨。这落魄逍遥真可羡。白云堆里容痴倦。共寒泉枯木,高隐壶天。
本来真实的本性就像虚空一样,遍布整个世界,明亮而圆满。情感的尘埃遮蔽了心灵的明珠,使其暗淡无光。即便深陷于重重的困境,灵光依然不会消失,内心的一丝光辉并不遥远。扫除浮云,万象无阻,天心自见。野花啼鸣,闲适自在。看沧海桑田,几分清澈。衰败与繁荣常有消息,尽管愁苦如山海,流浪难以转身。猛然觉悟,天地之间总是深奥玄妙。在松竹旁,孤独中细细品味真源。曹溪路口没有阴影的树,非此非彼,非禅非法。静待阳光升起,光芒如波涛翻涌。谁能在静谧中饮尽浮躁的烦恼呢?看无形,听无声,言语不需辨别。这种落魄而逍遥的状态真令人羡慕。白云堆里,容得一份痴倦。与寒泉枯木为伴,隐居于高远的天空。
作者介绍:张宇初,明代诗人,号“宇初”,以其哲理诗和禅诗著称。其作品常反映对生命、自然、哲学的深刻思考,风格上既有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有个人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时代背景中,社会动荡和个体内心的追求交织在一起,诗人通过哲理的思考和优美的意象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反思。
《解红慢 了悟》通过描绘静谧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觉悟,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真谛的探索。全诗意境开阔,哲理深邃,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首句以“真性体”开篇,直指内心的真实本质,接着通过“虚空遍界”构建一种无碍的境界,暗示诗人对外在纷扰的超越。诗中反复出现的自然意象,如“野花”、“寒泉”、“白云”,象征着一种纯粹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向往。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通过对“衰荣”的观察,揭示了生命的无常与变化,从而引发对内心深处的反思与觉悟。最后,诗人以“落魄逍遥”作结,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与对复杂世界的释然。这种深切的哲学思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以哲理的视角探讨了内心的真实与外界的干扰,强调了觉悟和超脱的重要性,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情尘”主要指什么?
A. 情感的浮躁
B. 自然景色
C. 内心的宁静
曹溪路口的无阴树象征了什么?
A. 传统的束缚
B. 自由的心境
C. 繁华的生活
“猛省来乾坤总妙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迷茫
B. 对生命奥妙的顿悟
C. 对自然的厌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红慢 了悟》与李商隐的《无题》在主题上均涉及对生命的思考和内心的探索,但李商隐的诗更显得情感细腻而复杂,而张宇初的诗则更加强调哲理的觉悟与自然的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