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1:00
原文展示:
临皋渔人挽歌
作者: 熊赐履 〔清代〕
先生家住团风里,笭箵婆娑照江水。
年年欸乃洞庭滨,信口吟成槎上史。
泛泛兰舟一叶飞,西风吹入浔阳涘。
垂纶高挂洪塘鲨,投竿引出白沟鲔。
沧溟何处不烟波,扬子矶头舟可舣。
抱瓮丈人山下逢,开尊共话羲皇理。
天地为笼江海罛,渭渚严滩安足齿。
何况戋戋上谷骄,飘然返棹麻溪沚。
归来不脱旧时蓑,一夕乘槎弃如屣。
芦花自白峰自青,七十年来梦泡耳。
楚些一曲哀江头,思君不见悲风起。
白话文翻译:
这位先生住在团风附近,竹林轻柔地照耀着江水。
年年在洞庭湖边唱着悠扬的渔歌,随口吟诵成了船上的诗篇。
一叶兰舟随波而行,西风把它吹向了浔阳的岸边。
钓竿高挂在洪塘的鲨鱼旁,投出钓线引来了白沟的鲔鱼。
无论在何处,江海都是烟波浩淼,扬子江边的船只可以停靠。
在山下遇见抱着陶瓮的老者,开怀畅饮共同讨论帝王的治国之道。
天地犹如渔网,罩住了江河海洋,渭水滩涂又怎能让人轻视?
更何况那微不足道的上谷之地,飘然划船回到麻溪的沙洲。
回到岸上仍穿着旧时的渔蓑,一夜乘船却把它抛弃如履。
芦花在白峰前自生自灭,七十年来的梦如泡影般虚幻。
在楚地唱起一曲哀怨的歌声,思念你却看不见你,悲风又起。
注释:
- 笭箵:竹制的渔具,泛指渔民的生活。
- 欸乃:渔民划船时的歌声,带有轻松愉悦的情感。
- 槎:小船。
- 垂纶:钓鱼。
- 扬子矶:长江的一处著名地点,通常指扬州。
- 羲皇:传说中的黄帝,古代的治国理政者。
- 渭渚:渭河的滩涂,象征着大自然的宽广与包容。
- 戋戋:微不足道的样子。
典故解析:
- 羲皇理:指的是古代帝王治国理政的智慧,这里表现出诗人与老者的深刻对话,传承古代的智慧。
- 楚些一曲:指的是楚地的歌声,楚地以其音乐和文化著称,诗人在此表达对故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赐履(公元1640年-公元1714年),字子英,号秋舫,清代诗人,生于安徽。熊赐履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渔民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临皋渔人挽歌》写于清代,时代背景是清王朝的盛世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人活动频繁。诗人在此诗中通过渔民的生活表达对自然、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追求。
诗歌鉴赏:
《临皋渔人挽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渔歌,诗人通过描绘渔民的生活场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江河湖海的广阔与渔民生活的宁静。诗人用“兰舟一叶飞”描绘出渔船在水面轻轻摇曳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渔民生活的热爱。
此外,诗中提到的“开尊共话羲皇理”,不仅表达了与老者的深情对话,也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的末尾,提到“思君不见悲风起”,展现了思念之情,给整个诗篇增添了几分哀伤的色彩。
整首诗通过渔民的生活,映射出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以及对故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它不仅是一首渔歌,更是对生命、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先生家住团风里:描绘了一位渔民的住所,给人一种乡土气息。
- 笭箵婆娑照江水:展现了竹林轻柔的景象,营造出美好的自然环境。
- 年年欸乃洞庭滨:说明渔民年复一年地在洞庭湖边唱歌。
- 信口吟成槎上史:随意吟唱的诗句在船上留下了历史的印记。
- 泛泛兰舟一叶飞:描绘兰舟在水面轻轻漂浮的景象。
- 西风吹入浔阳涘:西风将船吹向浔阳的岸边。
- 垂纶高挂洪塘鲨:描绘渔民在洪塘钓鱼的情景。
- 投竿引出白沟鲔:说明钓到丰收,生活富足。
- 沧溟何处不烟波:表达了江海的广阔无垠。
- 扬子矶头舟可舣:扬子江的岸边可以停船,象征着归属感。
- 抱瓮丈人山下逢:在山下遇到抱瓮的老者,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 开尊共话羲皇理:共饮畅谈古代治国理政的智慧。
- 天地为笼江海罛:形象地描述了天地犹如渔网,包围着江海。
- 渭渚严滩安足齿:强调了渭水滩涂的富饶。
- 何况戋戋上谷骄:表达了对微小事物的不屑一顾。
- 飘然返棹麻溪沚:描绘了归来的轻松惬意。
- 归来不脱旧时蓑:回到故乡仍穿着旧时的渔蓑,表达对传统的珍视。
- 一夕乘槎弃如屣:象征着对过往的轻视与放下。
- 芦花自白峰自青:自然中生长的芦花,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七十年来梦泡耳:七十年间的梦境如泡影般虚无。
- 楚些一曲哀江头:在楚地唱起哀怨的曲调。
- 思君不见悲风起: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地比喻为渔网,形象而生动。
- 拟人:“芦花自白峰自青”,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归来不脱旧时蓑,一夕乘槎弃如屣”,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渔民的生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传统的珍视,以及对故人的思念。诗人在展现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与归属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舟:象征自由和漂泊的生活。
- 江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芦花:象征岁月与记忆的流逝。
- 抱瓮:象征田园生活的恬静与朴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熊赐履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
诗中提到的“欸乃”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鱼
- B. 渔民的歌声
- C. 一种船
- D. 一种水草
-
“归来不脱旧时蓑”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传统的珍视
- C. 对生活的厌倦
- D. 对时间的无奈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歌子》:李清照的作品,描绘渔民生活与自然之美。
- 《江雪》:柳宗元的作品,以自然景色抒发诗人情感。
诗词对比:
- 《临皋渔人挽歌》与《渔歌子》:两首诗都描绘了渔民的生活,但熊赐履的作品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李清照则更多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交融。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熊赐履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