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承原父子以风凰篇况谨用来韵和酬》

时间: 2025-05-07 06:40:08

诗句

丹山郁世表,岩岩千仞巅。

自非常雏辈,安得参周旋。

胡为此弱羽,越簉禅仪鲜。

飞鸣过所据,飙骇俄翻然。

退则安栖地,翔风娱楚天。

始病孰做侣,乃兴朱鸾攀。

英英日照相,老翮徒愧前。

少别正倾听,览辉当圣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0:08

承原父子以风凰篇况谨用来韵和酬

作者:吴育 〔宋代〕

原文展示:

丹山郁世表,岩岩千仞巅。
自非常雏辈,安得参周旋。
胡为此弱羽,越簉禅仪鲜。
飞鸣过所据,飙骇俄翻然。
退则安栖地,翔风娱楚天。
始病孰做侣,乃兴朱鸾攀。
英英日照相,老翮徒愧前。
少别正倾听,览辉当圣年。

白话文翻译:

丹山高耸入云,巍峨如千仞的山巅。
怎能让这些不成器的雏鸟,参与这场周旋?
为何这脆弱的羽毛,敢于越过那清静的禅意?
飞鸣声掠过所栖之地,狂风骤起瞬间翻然。
退隐则安于栖息之地,翱翔于风中惬意天地。
起初病痛谁来伴侣,才兴起朱凰攀登。
阳光照耀下英俊的影子,老翅膀徒然感到愧怍。
少时别离正倾耳听,欣赏辉煌正逢圣年。

注释:

  • 丹山:指红色的山,象征高洁、卓越。
  • 雏辈:稚嫩的后辈,暗指年轻无能的人。
  • 胡为:为何、为什么。
  • 翅膀:这里比喻诗人的才能或地位。
  • 朱鸾:凤凰,象征高贵和美好。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朱鸾”源于中国古代神话,凤凰是吉祥的象征,常常用以比喻高洁的品德或才华。此外,诗中提到的“飞鸣”和“安栖”可能与诗人的处世态度和对生活的思考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育,宋代诗人,擅长律诗与词,作品常表现出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吴育与友人承原父子的交往之际,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期望与对自身境遇的反思。

诗歌鉴赏:

此诗整体上展现了高远的志向与对年轻世代的期望,吴育运用丰富的自然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明了对现世的深刻思考。开头的“丹山郁世表”设定了高远的意境,接下来的“自非常雏辈”则引出对年轻人的反思:有志于高飞,但缺乏实力。这种对比,凸显了年轻人面临的挑战与困境。同时,诗中反复提及的飞翔意象,象征着追寻理想的渴望和对自由的向往。最后两句中提及的“老翮徒愧前”,表达了对年青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情感深邃而动人。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丹山郁世表:描绘高山的雄伟,象征着理想和目标。
    2. 岩岩千仞巅:强调山的高度,暗示达成目标之不易。
    3. 自非常雏辈:指出年轻人尚未成熟。
    4. 安得参周旋:质疑年轻人如何能参与复杂的社会斗争。
    5. 胡为此弱羽:反问为何这弱小的羽毛敢于挑战。
    6. 越簉禅仪鲜:暗示年轻人对传统的轻视。
    7. 飞鸣过所据:表现出飞翔的渴望。
    8. 飙骇俄翻然:形容风浪的突起,象征人生的波折。
    9. 退则安栖地:强调安稳的重要性。
    10. 翔风娱楚天:描绘了自由飞翔的美好。
    11. 始病孰做侣:思考伴侣的选择。
    12. 乃兴朱鸾攀:激励自己向高处迈进。
    13. 英英日照相:描绘年轻时的英姿。
    14. 老翮徒愧前:感叹年老后追不及年轻的遗憾。
    15. 少别正倾听:怀念年轻时的求知渴望。
    16. 览辉当圣年:庆祝人生中的辉煌岁月。
  • 修辞手法: 使用了隐喻(“丹山”象征理想)、对仗(如“飞鸣过所据,飙骇俄翻然”)、夸张(“岩岩千仞巅”)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年轻人的期望与自身境遇的反思,揭示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与追求。

意象分析:

  • 丹山:象征理想与追求的目标。
  • 雏辈:指代年轻人,代表着希望与潜力。
  • 朱鸾:象征高贵与美好,表现出对理想的向往。
  • :象征自由与变化,反映人生的波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丹山郁世表”中的“丹山”指代什么?

    • A. 低矮的山
    • B. 高耸的理想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动物
    • 答案:B
  2. 诗人对年轻人的态度是?

    • A. 完全否定
    • B. 充满期待
    • C. 漠不关心
    • D. 过于赞美
    • 答案:B
  3. “老翮徒愧前”中,诗人感到什么?

    • A. 自豪
    • B. 愧疚
    • C. 高兴
    • D. 不满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李白与吴育:李白的作品常以豪放、奔放著称,而吴育则更细腻、深思。两者在对理想和人生的思考上虽然不同,但都表达了对自由与追求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吴育传》

通过这样的解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和作者的情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过小石楼有怀张穆之 自林亭乘舟至小盘 其二 自林亭乘舟至小盘 其一 河北废寺 盘山双峰寺 春日感怀 题常乐寺五云堂 和范公同章推官登承天寺竹阁 娇娘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丶字旁的字 疏结尾的成语 矿警 鱼水之爱 显敞 凶竖得志 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髟字旁的字 包含纡的词语有哪些 默默不语 文身翦发 寿丘 包字头的字 龠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裹足不进 珍藏密敛 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斫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