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1:42
《鹧鸪天 寄九妹》
作者:钟蕴
一春愁颦两蛾眉。
花自芳妍人自悲。
蛱蝶穿花浑似梦,
少年风味杳难追。
频折柳,试春衣。
乱红深处鸟争啼。
生憎呢喃双燕子,
飞来飞去共差池。
春天的愁苦使我眉头紧皱,
花儿虽美,却让我心中悲伤。
蝴蝶穿花,仿佛在梦中游走,
青春的气息却难以追寻。
频繁折柳,试穿春装,
在乱红深处,鸟儿争相鸣叫。
我对那喧闹的双燕子感到厌烦,
它们飞来飞去,仿佛是在无目的地徘徊。
诗中提到的“蛱蝶”和“燕子”,都是春天的象征,蝴蝶常被视为青春和梦幻的象征,而燕子则代表着春天的回归和爱情的寄托。
作者介绍:钟蕴,清代诗人,以清丽的笔调和细腻的情感见长。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常用优美的意象表达内心的愁苦与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寄情于自然,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自己对逝去青春的追忆与对亲友的思念。
《鹧鸪天 寄九妹》是一首意蕴深厚的词作,通过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思念。开篇两句便以“愁颦”点明了诗人的情感状态,花的美丽与人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接下来的“蛱蝶穿花”引入了梦幻的意象,暗示了青春的短暂与难以捉摸。反复折柳、试春衣的描写,传递出一种对春天的渴望与珍惜,但也暗含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几句中,诗人对燕子的厌烦,实则反映了心中深重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自然意象,展现出时光流逝带来的感伤,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通过春天的美好与愁苦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与对亲友的思念,体现了人生的孤独与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蛱蝶”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青春的美好
C) 记忆的流逝
答案:B
诗人对双燕子的态度是:
A) 喜爱
B) 厌烦
C) 无所谓
答案:B
诗中“频折柳”指的是什么?
A) 折断柳树
B) 欣赏柳树
C) 试穿春装
答案: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钟蕴的《鹧鸪天》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以春天为背景,表达对往昔的思念。前者通过对比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悲伤,展现了复杂的情感,而后者则更多地关注于个人的情感体验与生活的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