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4: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4:09
南浦登舟
作者: 吴与弼 〔明代〕
漫托城南十日居,
禅窗松竹共清癯。
桃花晴涨移归缆,
载得新抄几卷书。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城南的十天居住生活,窗外的松竹与清幽的禅意相映成趣。桃花在晴天的水面上微微荡漾,舟上的缆绳也随之移动。他在舟上还带回了几卷新抄写的书籍。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桃花、松竹等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
《南浦登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漫托城南十日居”直接引入了时间与地点,简单而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绘的环境中。接着,诗人通过“禅窗松竹共清癯”描绘了一个清幽静谧的场景,松竹的坚韧与禅窗的宁静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心灵的净化和思想的升华。继续往下,桃花的描写则将春天的气息带入,让人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希望,“晴涨”二字,生动地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美好景象,仿佛一切都在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最后,诗人提到“载得新抄几卷书”,不仅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也暗示了他在这段生活中的收获与反思。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境、深邃的哲思和生动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和平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追求清静生活、喜爱自然的心情,展现了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想。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南浦登舟》与《春晓》,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南浦登舟》侧重于宁静与内心的感受,而《春晓》则展现了生机与活力。两首诗在意象上各有特色,反映了不同的诗人情感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