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吴彦高诗集后》

时间: 2025-04-29 15:07:25

诗句

片云踪迹任飘然,南北东西共一天。

万里山川悲故国,十年风雪老穷边。

名高冀北无全马,诗到西江别是禅。

颇忆米家书画否,梦魂应逐过江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07:25

原文展示:

片云踪迹任飘然,南北东西共一天。
万里山川悲故国,十年风雪老穷边。
名高冀北无全马,诗到西江别是禅。
颇忆米家书画否,梦魂应逐过江船。

白话文翻译:

片片云彩随风飘荡,南北东西同在一片天空下。
万里山川使人感到对故国的悲伤,十年的风雪让我在贫瘠的边疆变得苍老。
在冀北名声虽高却没有健全的马匹,诗歌走到西江时却别有一番禅意。
不知是否还记得米氏家族的书画,梦中的灵魂应该随船过江而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片云:指零散的云朵。
  • 踪迹:踪迹,踪影,常用来形容轻盈飘逸的状态。
  • 穷边:边疆贫瘠的地区。
  • 冀北:指河北北部地区。
  • 米家:指米氏家族,可能是指米芾等书画名家。

典故解析:

  • 西江:西江是中国的一条重要水系,提到它可能意指诗人的游历和心境。
  • 米家书画:米氏家族以书画闻名,提及可能表达对艺术的向往和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迎,金朝诗人,少有传世作品,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其诗多以抒情见长,关注社会和人情,反映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金朝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和边疆不宁,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内心的感受,表达对故国的忧伤以及对艺术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开头的“片云踪迹”描绘了天空中飘动的云彩,象征着离散和自由,而“南北东西共一天”则暗示着宇宙中无论如何变化,心中对故土的情感始终如一。接下来的“万里山川悲故国”更加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忧伤,长久的流亡生活让他在边疆的生活中感到苍老和无奈。

“名高冀北无全马”,在表达自己在艺术上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条件的无奈与渴望;而“诗到西江别是禅”则体现了诗人与禅宗的某种契合,似乎在追求一种超脱的境界。最后两句则通过对米家书画的回忆,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梦中仍追随着那过江的船,象征着对过去的向往与追逐。

整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平仄相间的对仗工整,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带有一种超然的哲思和强烈的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故国、对艺术的复杂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片云踪迹任飘然:片片云彩随意地飘荡,表现了一种随性和自由的状态。
  2. 南北东西共一天:天上云彩无论南北东西都在同一片天空下,暗含人与自然的统一感。
  3. 万里山川悲故国:长途跋涉的山川让人心中充满对故国的悲痛。
  4. 十年风雪老穷边:在边疆生活十年,经历风雪,诗人感到身心俱疲。
  5. 名高冀北无全马:虽然在冀北有名声,但缺乏生活的保障,暗示社会的无情。
  6. 诗到西江别是禅:诗歌意境到达西江时,似乎有一种高远的禅意。
  7. 颇忆米家书画否:思念米氏家族的书画,表达对艺术的欣赏和怀念。
  8. 梦魂应逐过江船:梦中魂灵应随船而去,象征着对自由与逝去时光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采用了许多对仗句式,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 隐喻:通过云、山川、船等意象,隐喻诗人与自然、故国的深情联系。
  • 反复:使用“悲”、“忆”等词多次出现,强调了情感的深重。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着对故国的思念、对生活境遇的反思,以及对艺术和美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基调,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追求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片云:象征自由与漂泊。
  • 山川:象征故国的广阔与美丽,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 风雪:反映生活的艰辛与困苦。
  • 米家书画:象征文化与艺术的价值与影响。
  • 江船:代表着旅程与生命中的转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片云踪迹”表达的是怎样的状态? A. 自由飘荡
    B. 固定不变
    C. 乱七八糟
    D. 忧伤沉重

  2. “万里山川悲故国”中的“悲”字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平静

  3. 诗中提到的“米家书画”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米芾
    D. 苏轼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刘迎 vs. 杜甫:两位诗人在表达对故国的思念上都有深刻的情感,但刘迎更多地注重个人的哲思,而杜甫则更强调社会现实的困境。
  • 意象对比:刘迎的云、山川意象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杜甫则通过“国破山河在”的意象,更加突出国家的沧桑和历史的厚重。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金朝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迎诗词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采桑子(赠黄中行) 寄袁守廖献卿 再和元礼春怀十首 其七 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 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思五首 二月二日晓梦会于庐陵西斋作寄陈适用 劝交代张和父酒 次韵仲车因娄行父见寄之什 龙眠操三章赠李元中 叔父给事挽词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冰释理顺 亚赛 惛惫 暄和 卜字旁的字 迓鼓 垂世不朽 赇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悦尼来远 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包含湖的成语 氏字旁的字 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连城之珍 讲宇 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仰不愧天 齲字旁的字 心字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