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2:40
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思五首
作者:黄庭坚
系匏两相忆,极目十余城。
积潦干斗极,山河皆夜明。
白璧按剑起,朱弦流水声。
乖逢四时尔,木石了无情。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郑王台上所感受到的思念之情。诗中提到两人之间的思念,目光远眺十多座城池。积水退去,水面平静,山河在夜色中闪烁着光亮。白玉似的宝剑已准备好拔出,朱红色的弦乐声在水流中响起。四季交替,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如木石般冷漠无情。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宋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他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尤其是在诗歌和书法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黄庭坚游览郑王台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四季流转的感慨。诗中交织着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黄庭坚的《次韵刘景文登郑王台见思五首》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诗作。全诗以登高望远的视角开始,诗人通过“系匏两相忆”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给人一种感伤而又温暖的情感体验。接下来,诗中描绘了周围的自然景观,通过“极目十余城”展示了作者的视野与心境的宽广,仿佛一切都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积潦干斗极,山河皆夜明”,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明亮的夜晚,似乎所有的纷扰都被留下,只有清澈的心灵得以与自然对话。诗人用“白璧按剑起”与“朱弦流水声”相结合,表现了内心的澎湃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既有剑的刚毅,又有音乐的柔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乖逢四时尔,木石了无情”则引导读者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人们在四季变迁中的孤独与无情。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黄庭坚高超的艺术才华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对人生与自然的哲理进行了思考。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词测试
“系匏两相忆”中的“匏”指的是什么?
“白璧按剑起”中的“白璧”象征什么?
诗中的“四时”是指哪种变化?
答案:1.B,2.B,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黄庭坚的作品与李白、杜甫等人的作品,分析他们对自然、友情的不同表达方式。例如,李白的豪放与黄庭坚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通过不同的艺术风格展现出各自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