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除夕》

时间: 2025-05-02 20:45:59

诗句

家家爆竹送年残,我独柴门早掩关。

有债未知何日了,无钱翻得此身闲。

凄凉灯火三更后,潦草盘飧一夕间。

回首岁除三十六,不禁低唱念家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5:59

原文展示

家家爆竹送年残,我独柴门早掩关。
有债未知何日了,无钱翻得此身闲。
凄凉灯火三更后,潦草盘飧一夕间。
回首岁除三十六,不禁低唱念家山。

白话文翻译

家家户户放鞭炮迎接新年,只我独自在柴门紧闭。
有债务不知何时才能了结,身无分文只能无所事事。
深夜三更,灯光凄凉,草草吃过一顿晚饭。
回首过去的三十六个岁除,不禁轻声唱起思念故乡的歌。

注释

字词注释:

  • 年残:指旧年即将结束。
  • 柴门:指家中的门。
  • :这里表示结束、解决。
  • 翻得:能够的意思。
  • 潦草:形容草率、不精致。
  • 盘飧:指吃饭的器皿或简陋的饭菜。
  • 岁除:指除夕,旧年的最后一天。

典故解析:

  • 回首岁除三十六:这里的“三十六”可以理解为诗人经历的时光,表达对过去的回忆。
  • 念家山: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元照,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风格多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常常带有淡淡的忧伤和对现实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除夕,通过个人的经历反映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恰逢辞旧迎新之际,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首与思念加深了节日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丁元照的《除夕》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除夕这一传统节日的氛围,但诗中流露的却是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家家爆竹送年残”,一方面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庆,另一方面却将诗人独自一人的情境反衬出来,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也让人感受到现代人生活中的疏离感。

中间两句“有债未知何日了,无钱翻得此身闲”,则将现实生活的压力铺陈开来,债务与金钱的困扰使得诗人即使在新年之际也难以感受到节日的愉悦。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困惑,使得节日的欢乐变得苍白无力。

最后两句“回首岁除三十六,不禁低唱念家山”,诗人通过对过去岁月的回顾,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念家山”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传递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在传统节日中个人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具有很强的共鸣感,是一首颇具情感深度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家家爆竹送年残:描绘新年临近的热闹气氛,暗示诗人的孤独。
  • 我独柴门早掩关:强调诗人独自一人的状态,表达孤独感。
  • 有债未知何日了:表达对未来的无奈与不安。
  • 无钱翻得此身闲:表明经济困境造成的无所事事。
  • 凄凉灯火三更后:描绘深夜的孤寂氛围。
  • 潦草盘飧一夕间:反映生活的简陋与匆忙。
  • 回首岁除三十六:对过去的回顾,暗示时间的流逝。
  • 不禁低唱念家山: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对比:热闹的鞭炮声与诗人孤独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鞭炮象征着新年,而柴门象征着孤独与封闭。
  • 拟人:将灯火描绘得“凄凉”,赋予无生命的事物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除夕的景象,反映了个人在节日中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传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们在现代生活压力下的无奈感,展现了深刻的社会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爆竹:象征着新年与喜庆,但在诗中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
  • 柴门:代表家庭与温暖,但此时却是孤独的象征。
  • 灯火:象征着希望与温情,但在这里却是凄凉的代名词。
  • 家山:象征着故乡,代表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家家爆竹送年残”的意思是什么?
    A. 家家户户放鞭炮迎接新年
    B. 家家户户放鞭炮迎接旧年
    C. 家家户户放鞭炮送走春天

  2. “潦草盘飧一夕间”描绘了怎样的生活状态?
    A. 生活富裕
    B. 生活简陋
    C. 生活幸福

  3. 诗中提到的“三十六”指的是?
    A. 三十六岁的年龄
    B. 三十六年的经历
    C. 三十六个节日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
  • 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对故乡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丁元照《除夕》 vs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两首诗均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但丁元照更侧重于个体在节日中的孤独感,而王维则表现出对兄弟的深厚情谊。
  • 李白《静夜思》:同样涉及思乡之情,但李白的表达更为直接,而丁元照则通过除夕的氛围渲染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精选》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 《诗词的情感与意象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一线添宫绣 水调歌头 其二 七月八日得宛平之警 水调歌头 同诸公饮王丈利夫饮山亭,索赋长 水调歌头(和吴秀岩韵) 水调歌头 滕王阁 水调歌头 其一 寄怀王敬哉宗伯 水调歌头 寿刘宰母 水调歌头 次韵荷净亭小集 水调歌头·野趣在城市 水调歌头 庚申五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冒忿 車字旁的字 包含沦的词语有哪些 天津市 石字旁的字 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立刀旁的字 洮河 采字旁的字 驽箭离弦 風字旁的字 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略的成语 牙签犀轴 鹄峙 飞虎旗 针芥之合 夸强说会 蝉腹龟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