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0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00:17
原文展示:
皖山邃密常若春,中有仙士久隐沦。幅巾啸傲喜接物,仿佛白鹤乘孤云。朅来帝所暂戾止,亹亹清言偿所喜。内惭已老不受教,犹幸一奉圯桥履。
白话文翻译:
皖山的深处总是像春天一样温暖,那里有一位仙人长久地隐居。他戴着幅巾,自由自在地与人交往,就像一只白鹤乘着孤云。他来到帝王的居所暂时停留,用清雅的言谈满足人们的喜好。我内心惭愧自己已经老了,不能再接受教导,但仍然有幸能够像张良一样得到圯桥老人的指点。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表现隐逸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脱俗。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在皖山的仙士,通过与他的交往,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人指点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曹勋在访问皖山时,受到当地隐士的影响而创作的。诗中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人指点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皖山隐士的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和隐士的高洁品格。诗中“皖山邃密常若春”一句,以春天的温暖比喻隐居之地的宁静和舒适。“中有仙士久隐沦”则直接点出了隐士的身份,暗示其超凡脱俗。“幅巾啸傲喜接物”和“仿佛白鹤乘孤云”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隐士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和高洁的品格。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的敬仰和对高人指点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向往隐逸生活和高人指点。通过对皖山隐士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人指点的渴望,体现了作者对自由自在、高洁脱俗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仙士”指的是什么? A. 隐居的高人 B. 帝王的臣子 C. 普通的农夫 D. 商人 答案:A
“仿佛白鹤乘孤云”这句诗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A
诗中的“圯桥履”指的是什么? A. 隐士的鞋子 B. 高人的指点 C. 隐士的居所 D. 隐士的书籍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