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孙倅书尾附二诗》

时间: 2025-05-05 04:35:46

诗句

南徐作别抵闽乡,三见春风换众芳。

若对旧游知识问,为言羁旅鬓成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35:46

原文展示:

南徐作别抵闽乡,三见春风换众芳。若对旧游知识问,为言羁旅鬓成霜。

白话文翻译:

在南徐告别后抵达闽乡,三年间春风再次吹拂,万物更新。如果老朋友们问起我的近况,我会告诉他们,我这漂泊之人,鬓发已如霜。

注释:

  • 南徐:古代地名,今江苏镇江一带。
  • 闽乡:指福建地区。
  • 三见春风:指三年时间。
  • 众芳:指各种花草,比喻世间万物。
  • 旧游:旧日的朋友。
  • 羁旅:指长期在外漂泊。
  • 鬓成霜:比喻鬓发变白,形容岁月流逝,人已老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尤擅长写景抒情。此诗可能作于作者因公务或私人原因从南徐(江苏)迁至闽乡(福建)后的第三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漂泊生涯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在南徐与友人告别后,经过三年的漂泊,抵达闽乡时所作。诗中流露出对旧日友情的怀念和对岁月无情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漂泊生涯的深刻感慨。首句“南徐作别抵闽乡”,直接点明了地点的转换和离别的情境。次句“三见春风换众芳”,通过春风和众芳的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更迭。后两句“若对旧游知识问,为言羁旅鬓成霜”,则直接抒发了对旧日友情的怀念和对自身老去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南徐作别抵闽乡”,通过地点的转换,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
  • 次句“三见春风换众芳”,以春风和众芳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更迭。
  • 后两句“若对旧游知识问,为言羁旅鬓成霜”,直接抒发了对旧日友情的怀念和对自身老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鬓成霜”比喻鬓发变白,形象生动。
  • 拟人:“春风换众芳”赋予春风以人的动作,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和漂泊生涯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旧日友情的怀念和对自身老去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春风: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更迭。
  • 众芳:象征世间万物,暗示了自然界的更新。
  • 鬓成霜: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的老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南徐”和“闽乡”分别指什么地方? A. 江苏和福建 B. 浙江和福建 C. 江苏和广东 D. 浙江和广东

  2. 诗中的“三见春风换众芳”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三年时间 B. 三次春风 C. 三次换花 D. 三年换花

  3. 诗中的“鬓成霜”比喻什么? A. 鬓发变白 B. 鬓发变黑 C. 鬓发变长 D. 鬓发变短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作者对旧日友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杜甫《春望》: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对国家动荡和个人漂泊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曹勋此诗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作者对旧日友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曹勋的诗更侧重于个人漂泊生涯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曹勋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千秋岁引 惊悟 千秋岁 其二 题袁重其侍母弄孙图 千秋岁 其一 夏日题壁 千秋岁 壬寅新正二日寿内 千秋岁令·想风流态 千秋岁(重到桃花坞) 千秋岁 千秋岁 千秋岁·赠日本歰泽青渊男爵1914 千秋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广字头的字 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首字旁的字 咿咿哑哑 燕石妄珍 包含谩的词语有哪些 白璧微瑕 谟言 面壁而已 雀儿 风字旁的字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革字旁的字 铜盆铁帚 伦字开头成语大全_伦字开头成语汇总 包含蛟的成语 哑铃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